前半生,那一声“到”,让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不畏寒暑、无私奉献显忠诚;后半生,那一声“到”,他们戴口罩、走街巷,舍生忘死,逆行向前显本色。一声“到”便于一生“到”,这一声已经融入到他们血液中,融入到他们的骨子里,更融入进了他们的精神。曾经,穿上军装的他们是最可爱的人,现在,脱下军装的他们退伍不褪色,永葆本色跟党走。
在火龙街道党员队伍中间,就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就是街道的退役转业军人,平时他们分布街道各部门、各村居,在自己岗位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当急难险重任务来临时,他们发扬部队善于攻坚、敢打硬仗优良传统和作风,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这支队伍在2018年那场大雪中,坚持“雪情一天不解,工作一刻不停,力度一分不减”,科学编组、协同作战、连续作业,高标准完成了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完成的各项工作任务。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把疫情当命令,把防疫当打仗,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不谈条件、不讲客观,不计酬劳、不分昼夜奋战在各自岗位上,同疫情抗争,与时间赛跑,构筑起了一道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动人画面。戎装褪去多年,面对复杂疫情,他们依然像当年在部队一样,闻令而动,勇挑重担,在这个战场上,军人本色依然耀眼。
卫健办作为抓疫情防控负责部门,在整个疫情防控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卫健办的负责人曹金洲,这位有着丰富军旅经验的退伍老兵,近段时间工作压力特别大,因为在涉农街道,情况摸排难、居住地域散、人员流动大,群众易聚集等问题给这次疫情防控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和无法估量的影响。为此他每天带领卫健办的同志起早贪黑,不分昼夜的做好新型肺炎的监测、筛查和上报工作,发现异常情况,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明原因,可以说在疫情防控日子,他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当有人劝他休息休息时,他说“疫情形势复杂,监测、筛查和上报工作刻不容缓,作为部门负责人,在这关键时刻就是要扛起所有责任;作为党员,我更应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更要做到退伍不褪色。”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代战争打的就是保障,而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保障也是重要的一环。综合保障办公室虽然不在一线,但不管是物资准备还是各类保障,不管是会议通知还是部门协调,都离不开这个全街道最忙的部门。而在这部门,从接、打电话到购买防疫物资、分配口罩,你总是能看见杨恪忙碌的身影。疫情来袭,街道防疫物资紧缺,购买渠道少,他比谁都着急, 因为在他看来,“防疫物资就是一线人员的装备,没有装备,又怎么去战斗呢”,由于正值过年,很多厂商还都没有开门,于是他不停打电话联系各个厂商,一家不行,再换一家,就这样在电话前一坐就是一天,有时候为了能联系好厂商,他就一直忙到天黑,直到把厂商联系好了,才肯回家。可以在综合保障办公室来的最早的是他在,走的最晚也是他,虽然辛苦,但是他总是说“作为退伍军人,我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坚决服从组织安排,组织需要我搞好后勤保障,我就全心全意服务好一线人员;组织需要我奋战一线,我随时做好上一线的准备。”
可以说,在党工委的具体安排部署下,更多退伍军人直接投身到抗击疫情的最前沿,良福村干部、退伍军人王俊,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先后对所包保的4个村民组89户33人进行摸排,张贴宣传海报五十余份,配合街道对辖区25名返乡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和体温测量,同时结合摸排走访,在前期的基础上抓好兵役宣传和兵役报名工作。永盛花园社区的退伍士官汪新锋、王九两名同志从大年初二就放弃了休假,转入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来。在时间紧、人员少人,任务重的情况下,他们较好的完成了上门宣传、走访排查、入户核实,设卡值守等任务。在防护资源短缺情况下,退伍士官吕纪丹多方筹措,将购置的75%医用酒精一箱捐赠给了街道,确保消杀工作全覆盖,不留死角。盛世家园小区负责人陶家云也是一名退伍军人,他负责的小区现有入住户数约560户左右,疫情发生以来,他放弃了春节假期,每天坚守在小区一线岗位上。他带领同事们逐个小区,逐个单元,逐户的对特殊重点人口进行摸底排查,经常加班加点到半夜。他根据疫情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做好疫情防控宣传、监督工作。我是党员,我是军人,大家看我的,跟我上,他是这样说得,也是这样做得。
如果说抗击疫情是街村干部的应尽的责任的话,那么作为一名普通退伍军人用另一种方式为抗击疫情作着贡献,火龙村村民周必秀的母亲近日在家中离世,正月还未过半,年味未淡,周边村的亲戚朋友都跟周必秀说要给老人家办个像样的丧礼,这件在农村这本应该是件合情合理、顺理成章的事,但在周必秀并不是这么想的,因为今年不一样,各省市因为聚集造成的疫情感染成上升趋势,如果这时候大操大办,或许丧礼办不成,可能因为聚集造成人员聚集感染,得不偿失。为此他下定决心,简化丧礼的规格,并定下了“丧礼从简,不收礼、不宴请”“二不”规矩,因为在他看来,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对母亲的最好告慰,也是作为退伍军人应之责。
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还有许许多多像杨恪、王俊、王九、汪新锋、吕纪丹这样的退伍老兵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抗击疫情的战斗还在继续,还会有更多退伍军人投入到这场战斗中,虽然街道没有组织他们,没有要求他们,但在他们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用行动证明自己无愧于“若有战、必召回、战必胜”的铮铮誓言。
正如街道党群工作办主任、退伍军人王小飞所说:“我们身份变了,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会变;岗位换了,但是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能丢,在抗击疫情的一线,我们就要用比其他党员更高的标准完后党工委交给我们任务。”
从军营到地方,变了的是岗位,不变的是精神,在这场抗击疫情战斗中,他们用忠诚书写中国退伍军人的精彩华章,军魂永驻存,党旗闪耀,一声“到”,一生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