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绿军装如今红马甲 退役军人再次冲锋在前 —— 安徽党媒云| 社区融-凯发k8官网首页登录

昔日绿军装如今红马甲 退役军人再次冲锋在前
来源: 朱萍萍 宫剑 2020-08-05 15:41:11 责编: 李飞鹏

石硊圩是白马街道乃至弋江区今年的防汛重点,全场14.8公里,其中12.82公里的堤段未达标。入汛以来,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和严峻的防汛形势,在石硊圩的大堤上有这样一群人令人印象深刻。曾经穿上绿军装的他们保家卫国,如今身着红马甲的他们保卫家园,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最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紧紧“钉”在防汛抗洪最前线,用实际行动践行“洪水不退我不退”的庄严承诺!

“我年纪轻能挺得住”

王丰付,是新大垾村的一名纪委书记,是一位有着13年军龄、17年党龄的老兵。由于石硊圩在新大垾村境内,随着雨情汛情的变化,他深知今年的防汛任务之重,所以他要迅速进入到“战时状态”。讲政治,顾大局,面对下达的各项任务和指令,不推诿、不讲条件,克服困难,迎难而上。挥舞铁锹,除草清障、开沟沥水,样样在行。他将部队严谨的工作作风带到防汛值守工作中,记录本、值班手册、巡堤须知一字摆开,“工作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一定要规范,马虎不得。”

越是急难险情,越需要勇于担当的责任感,越需要严明的纪律性。身为村里的纪委书记,王丰付不怕苦不怕累,带头冲锋,严于律己的同时,对身边的值守人员他也做到“一视同仁”。从巡查装备到巡查路线,再到巡查时间、巡查记录等,他都要一一核查清楚,有不规范的地方立即纠正。他要求带班人员要认真做好巡查记录,形成工作惯例,在工作时间内务必做到不间断巡查。对每一批的轮换人员他都要亲自开展“岗前培训”,确保巡堤人员熟悉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保证巡堤质量,确保所在责任段圩堤不出现任何纰漏。昼夜坚守岗位,王丰付一刻不曾松懈,已近一个月没有回家的他,夜以继日地“钉”在圩堤一线。

“只要有需要,我随召随到!”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杨成,作为街道卫健办的工作人员,今年对他来说可谓意义非凡。无论是面对疫情还是洪水,他用军人的作战姿态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疫情防控期间,他不分昼夜连续坚守岗位56天,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管理规范无疏漏。在防汛指令下达后,杨成“隐瞒”病情,主动请缨参加防汛一线工作。6月30日刚做完鼻中隔偏曲手术后的他,在休息一个礼拜后便响应防汛指令回到工作岗位。术后的他从未向他人主动提起。7月13日至17日,他与街道成立的撤离工作组成员一起对石硊圩内的五保人员组织疏散撤离,对所包保区域内的村民上门入户宣传,对防汛应急常识、撤离路线和保障措施等进行宣传,全面落实防汛“三到户”责任。从7月19日开始至今,杨成来到石硊圩大河防汛点开始24小时巡堤值守。“虽然我已脱去军装,但我是还是一个兵,是一名共产党员,只要组织需要、群众需要,我随召随到!”

“我是军人我必须上!”

汛情就是命令、抗洪抢险就是战场,7月9日,在街道防汛指挥部下达命令之后,有着13年兵龄的李学有第一个报名参加防汛突击队。无论是大雨倾盆还是炎炎烈日,他都积极带领队员们巡堤坝、清杂草、查管涌、除险情……,“我们巡堤要5人一组,堤顶、堤身和堤脚都要仔仔细细巡查到。我们先开沟把水沥干,先把杂草除掉,递把锹给我!.....”一寸一寸地巡查,每一个疑似出险点都不放过,“圩堤的安全,是我们每个巡堤人的责任,没有任何理由去懈怠!”巡堤回来休息的时候,他还主动清理值守点附近的垃圾,在他的影响下,大家也都积极参与。在他的小组里,他是主心骨,基本上事事参与,样样在行。“我们虽然退伍了,但是我们身上的本领还在,必定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在危难面前,我是军人我必须上。”

​像王丰付、杨成、李学友这样的退役军人在白马街道共有46人,上至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下至部门的工作人员,从橄榄绿到志愿红,他们变换的是着装的颜色,不变的是保家卫国的本色和初心。只要家园有需要时,人民有困难时,在最需要的地方总会出现他们的身影,他们用最直接的行动感召着身边人,为人民群众筑起坚强堤坝!(朱萍萍 宫剑)

    相关新闻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