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这个特殊的春节,有一群“裕溪口巾帼”,为了万家灯火,百姓安康,冲锋在前,奋斗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一线。她是一位有着近21年党龄的老党员,舍小家为大家,人称“铁娘子”;她是一位95后的入党积极分子,主动放弃春节假日,每天爬楼梯上下来回超百次,是冬天里的“向日葵”;她是一位95后的社区工作者,不畏劳累,是社区的“小喇叭”…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疫情阻击战中,她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铿锵玫瑰在凌寒绽放的“美”。 近21年党龄的老党员:工作中的“铁娘子”
郭小玲是裕溪口街道计生办主任,一名有着将近21年党龄的老党员。这个春节,原定计划和儿子去旅游,可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1月23日接到街道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后,她马上取消所有出行计划,自觉回到岗位投入疫情防控,坚守在防疫一线。从春节前到现在,她没有歇过一天。对此,除了对儿子愧疚之外,但她并不后悔,她说:“旅游每年都可以去嘛,但是现在这个病毒这么厉害,我经历过 ‘非典’,我要再上一线,希望能发挥自己的‘余热’。”
大事难事看担当,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郭小玲主动请缨承担一线疫情排查的工作。1月29日,工作组在摸排中了解到新裕路社区有一名近日从武汉方向返裕探亲的居民,郭小玲第一个申请去做登记和体温测量,并叮嘱其他人员注意个人防护:“等下你们在我后面站远一点,等测了体温,没问题,你们再靠前。”
除了上门摸排,郭小玲还要和同事一起值守铁桥卡口,做好查控工作,检查车辆、测量体温、千叮万嘱,虽是一名女将,却巾帼不让须眉。不少同事戏称她是“铁娘子”,她笑着说:“党员,就得有党员该有的样子。疫情当前,我必须得先上,虽然下个月我就要退休了,但是我一定会站好这班岗!” 95后的入党积极分子:冬天里的“向日葵”
王玉蓉是裕溪口街道党政办工作人员,一名95后的入党积极分子。疫情爆发以来,王玉蓉主动放弃春节假期,积极响应街道机关党支部的号召,义无反顾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作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综合协调组成员,在街道防护物资极其紧缺的情况下,为了做好后勤保障,王玉蓉每天要打几十个电话来联系商家、部门进行协调,确保街道防护物资能有效供应。
随着街道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面临一线人员不足问题。“主任,我报名。”王玉蓉第一个申请上前线。疫情防控的关键,在于对辖区内居民的摸清兜底,为了掌握实时数据,她每天爬居民楼梯上下来回超百次,挨家挨户给居民讲解新型冠状病毒的防范知识,做登记、测体温。由于辖区空巢老年人很多,王玉蓉每次上门摸排时,都会与空巢老年人拉家常、谈谈心,主动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及生活情况。“张阿姨,你今天的体温是36.1度,是正常的,不用怕哦,在家要多注意通风保暖。”“李大爷,今天在家感觉怎么样?吃啥菜了?”…这些都已经成为王玉蓉日常工作情景。王玉蓉让空巢老年人感受到了这个特殊冬日的温暖,社区的老人们都称她为冬天里的“向日葵”。“楼层再高,我也要爬上去,人心再冷,我也要用热情去融化,病毒冷漠,但我可以用真情去驱赶。”王玉蓉说。 95后的社区工作者:社区里的“小喇叭”
“青林,你这孩子,前两天才刚因为工作劳累而病倒,今天怎么又来了?哎哟,你这孩子也要多注意下休息,别把自己累垮了。”“阿姨,没事的,今天出了新的公告,我来给你讲下。”
徐青林,一名95后社区工作者,2019年6月才刚加入新裕路社区,被居民称为社区的“小喇叭”。大年初一下午,徐青林刚回到合肥老家,尚未来得及和家里人吃个团圆饭,就接到社区疫情防控通知,她没有丝毫犹豫,当天傍晚从合肥赶回社区。回到工作岗位后,便积极投入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每天挨家挨户上门给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有时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当天累倒了,第二天起来又继续工作。“这孩子太拼,让我这个老人家看着都心疼。我们这些老奶奶老头子,尽量不出门、常戴口罩,就是在帮她们减轻负担。”新裕路社区裕溪家园小区的张阿姨说。
由于辖区老年人居多,很多老年居民不识字,徐青林则耐心跟他们讲解宣传疫情防控的知识和传达政府公告。“我们这些老人家年纪大了,很多字都认不得了,幸亏我们有‘小喇叭',才知道这个病毒传播的这么厉害。以前戴口罩,觉得丢人,现在带口罩,是爱国。”社区居民口中的“小喇叭”,就是这个95后的徐青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