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窑和”调解用真心一纸协议化纠纷 —— 安徽党媒云| 社区融-凯发k8官网首页登录

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窑和”调解用真心一纸协议化纠纷
来源: 方艳 刘子健 2024-06-06 14:57:33 责编: 余红霞

“感谢巾帼调解室的同志,一口水没喝就把我们的问题解决了”,淮南市大通区上窑社区居民胡某激动地说。近日,胡某到大通区上窑综治中心反映,其与陈某两家经常因下水和出路问题发生口角,因最近她不在家,邻居陈某将位于陈某家门口和下水道口用水泥封死了,导致胡某无法排水。镇综治中心随即将调解任务下发给“窑和”巾帼调解室。

5月24日上午,大通区上窑镇“窑和”巾帼调解室的同志们来到了现场,走访调查周边住户,详细了解下水、道路走向等相关情况 ,掌握了相关情况后,调解员们联合村、社区负责同志,随即开展了调解工作,就掌握的下水、出路等进行了合理化的建议,鉴于原封死的下水管道作用不大,建议重新铺设下水管道,费用由两家均摊,且陈某要将其家门口堆放的砂石清理后重新铺设水泥路面,保证正常能行。经过调解员和村、社区的共同努力,最终达成了双方都满意的调解结果,现场签定了调解协议,消除了一直以来的因下水和出路的困扰。

今年以来,大通区上窑镇坚持和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着力打造矛盾调解新品牌,整合各级组织、各类人员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不断探索建立多层次、多领域覆盖的全域式矛盾调解新模式。将矛盾调解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先后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努力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最大限度把矛盾风险防范化解在了基层。特别是利用“窑和”巾帼调解室,围绕“和气、和解、和谐、和美”的目标,多领域选拔优秀基层巾帼代表,由基层司法所、派出所、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基层妇联主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为主要成员组成的巾帼调解队伍,结合女同志贴近家庭、贴近妇女、贴近生活的优势以及女性耐心、细致的特点,开展柔情调解。目前“窑和”巾帼调解室已成为大通区上窑镇化解矛盾纠纷的主渠道之一。(方艳 刘子健

    相关新闻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