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村(居)干部宗旨意识,强化基层服务职能,转变干部作风,着力提升为民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近年来,全椒县襄河镇积极采取五项措施,全力打造基层服务升级版,推动基层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提升素质,干部学习工作化。以“服务型组织”创建为抓手,不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依据村(居)每位干部个性差异,对每个人的文化素质、爱好特长以及工作要求进行摸底归类,从每类干部的学习需求出发,制定学习计划,并逐步付诸实施。认真研究新时期干部新需求,引导干部解放思想,树立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新理念,把自我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干部要适应新时期工作需要,更好地满足居民群众多元化需求,就必须不断学习、勤奋学习、努力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使每名村(居)干部都成为政策精、业务熟、技能全的多面手。
优化项目,管理服务精细化。加强基层信息平台建设,建立涵盖村(居)全体居民群众、商业网点、驻地单位等相关信息,加强基层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充分发挥智慧村(居)信息系统在突发事件、公共服务、社会治安等应急管理方面的支撑作用。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实行定人、定岗、定责,不断创新基层工作的有效载体,科学设立文明创建、社会保障、信访维稳、党员管理、法律咨询等多个为民服务项目,使居民群众在网格内就能办成事。通过采取包片、包户、包人等综合管理服务措施,努力实现不同群体的各类服务需求。
创新机制,党建工作目标化。落实“五管”机制。村(居)对普通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下岗职工党员和在职党员分别实行直管、共管、协管、接管和双管,规范党员干部的管理教育,发挥党员干部在文明创建、人居环境整治、基层治理、为民服务的先锋模范作用,重塑党员干部的形象。实施“四个突破”。主要是抓宣传机制,在组建“大党委”观念及作用发挥上求突破;抓组织机制,在创新载体上求突破;抓管理机制,在发挥在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上求突破;抓配套机制,在不断提高基层自治能力上求突破。组建“智慧村(居)综合服务一体化平台”,结合村(居)服务对象的实际,组织创立不同类型的志愿者服务队,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基层服务网络。
完善制度,工作职责具体化。建立村(居)组干部学习、办公、服务、例会等工作制度,完善“三会一课”、党支部议事规则;在完善村(居)规民约、民主议事会制度的同时,全面实施“四议两公开”、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制度,规范办事流程,实现村(居)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民主化。同时,村(居)还设置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居民群众可直接向村(居)反映相关意见。村(居)工作推行由主要负责人总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一般工作人员入网包组的工作格局,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头上有责任。
提升效率,服务群众常态化。围绕居民群众多元化需求,村(居)积极探索服务群众新路径。实施“便民式”服务。村(居)打破八小时工作制限制,实行“延时办理、预约办理、急事急办”。实施“承诺式”服务。村(居)干部对居民群众前来咨询事项或问题时,能解决的做到及时解决,当场不能答复的登记备案,承诺限期答复。实施全程代办制的“一站式”服务。针对部分居民群众对业务办理流程不了解实际情况,村(居)除了将服务事项、内容、流程等全部上栏公示外,还实现由村(居)干部全程代办,引导群众办理,提高办事效率。实施“疏导式”服务。利用村(居)协商议事室、党群议事亭,通过对居民群众的心理疏通、诉求引导、有效调解,家庭、邻里间矛盾纠纷都能及时有效地化解在基层、萌芽状态,实现基层和谐稳定。(尚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