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萧县新庄镇政府路口红绿灯向东200米路北,人们经常能看到一个忙碌瘦小的身影,这是个异于常人的身影,他步履蹒跚,行走艰难,但是,却又显得异常坚定,勇往直前!他,就是居委会村北居自然村就业自强模范——肢体二级残疾人李德凯。
今年51岁的李德凯,两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右下肢萎缩变形,需要拐杖才能行走,患有“小儿麻痹症”的他,经残联鉴定为肢体残疾二级,2000年他结婚了,婚后家中有一女儿,2013年孩子要上学了,家里开销变得越来越大,再加上自身残疾常年吃药,家中连油盐酱醋开销都要仔细计划着花,由于家庭困难,2014年,通过本人申请、民主评议、镇村审核,将其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因为没钱和没条件去学习专业的维修课程,而且家电维修需要走乡串门上门服务,生意不景气,维持生计都困难。2018年,各级残联加大对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力度,李德凯迎来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在县残联的推荐下,他参加了残疾人招聘会培训,并获得了残疾人就业资金2000元。为了巩固学习,2020年在新庄镇铁佛村进行了第二次培训,有了专业的技能之后,家电维修有了稳定收入,成了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家里也因为他的这门技术生活也得到好转。
2018年,李德凯空闲之余在政府的产业帮扶下,他利用5万元小额贷款购买了150只家养殖家鸡,在县农委3000元的资金帮扶及技能技术指导下,鸡养的越来越好,如今,李德凯的鸡群已发展到500多只,圈舍200多平米,每年出可售出150多只,年收入5000余元。几年的养鸡实践,李德凯较为全面地掌握了科学养鸡技术。如今的他,根据鸡的面部和腿上的毛色就能判断这只鸡是否健康正常。据李德凯透露,下一步他将再扩大养殖规模,带动同村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共同创业就业,让他们也脱贫致富。
李德凯常常对人说:“我走得比别人慢,我就比别人出得早归得晚,用更多的时间在路上走,总不能被别人甩得太远,相信总有一天我会走在别人的前面!”如今已走在别人前面的李德凯 ,在带动同村残疾人创业就业致富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认真研修家电维修技术,以及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对新知识新事物如饥似渴,先后参加了创业就业、养殖技术、家电维修等各类培训,现如今孩子上了大学还享受了“雨露计划”和贫困生助学贷款,配偶在村部申请了公益性岗位(互助岗),家里还享受了残补、低保等政策,年收入达到4万多,2018年该户已实现稳定脱贫。
贫困的家庭、残疾的身体、不济的命运,反而成了他不断前行的动力!勤奋好学、敢拼敢闯,以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与厄运抗争,走出了逆境的泥潭,走上了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康庄大道!(丁娇娇)(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