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桐城市嬉子湖镇积极利用水乡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更高水平的特色旅游名镇,增强群众文化归属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彰显水乡独特魅力。
理论厚植文化自信。坚持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健全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研讨制度,常态化开展学习教育制度。今年以来,嬉子湖镇党委政府将二十大精神、2023中央一号文件等作为学习内容,共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5次,机关学习例会3次。积极推动线下学习向线上拓展,将“学习强国”平台打造成为全镇理论宣传新阵地。融合大鼓书、广场舞等多种艺术形式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艺术化宣讲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价值引领文明新风。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培育时代新风貌。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等主题宣讲教育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一系列缅怀英烈的活动;充分发挥先进模范示范引领作用,全力推动乡镇精神文明建设。截至目前,嬉子湖镇先后培育“中国好人”1人、“安庆好人”9人、“安庆岗位学习雷锋标兵”1人、安庆战“疫”好人1人、“桐城好人”10人;同时,成立“三人行”老书记工作室开展移风易俗等宣讲活动,共促乡风文明建设。
文旅融合振兴产业。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结合嬉子湖镇实际情况,推进农业、文化、旅游三者深度融合发展,切实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业项目,打造“种植 采摘 体验 观光”的农文旅融合,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聚焦农文旅产业“双招双引”工作,打造桐城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出精品旅游线路。深挖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强本地文旅特色品牌。其中,“裁襟励子”成功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目前已吸引游客3万余人次,其中党员干部1000余人次、师生1500余人次。(吴亚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