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龙居:志愿服务在社区绽放最美色彩 —— 安徽党媒云| 社区融-凯发k8官网首页登录

同行龙居:志愿服务在社区绽放最美色彩
来源: 2020-06-07 18:03:57 责编: 陈亮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有些措手不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防控难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它对全社会提出极大挑战。

防控!防控!在这场人民战争中,社区成为一个个阻击前沿。

这道难题,摆在合肥市蜀山区五里墩街道龙居社区党委书记范敬业的面前,但他并不慌张。

范敬业的信心,是从社区里来的。具体地说,龙居社区常年活跃着的十多支志愿队伍,随时“拉得出”“打得赢”——这2000多名志愿者是有战斗力的。

范敬业清楚地记得——

2019年11月4日,龙居社区组织开展“城市管理提升年‘龙居五彩’自治楼道进行中”龙居红色先锋楼道志愿服务活动,退管党员志愿者、物业志愿者、社会组织志愿者、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社区“小帮客”志愿者等齐上阵;

龙居社区开展党建、综治、文化等各类宣讲,社区“五老”、“社区领袖”踊跃带头,志愿宣讲队热情高涨,很快在社区掀起一股热潮……

疫情就是命令。在这次战疫中,社区志愿者化身“逆行”的疫情防控“战士”,凝聚在了鲜艳的党旗下,众志成城,共同构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

志愿者,是龙居社区最靓的一道风景。

七彩流光  社区活跃着这样的志愿者

在龙居社区,志愿者服务的logo随处可见,这是由七只色彩各异的张开高举的手组成的图案。昂扬,向上。

这七色,其实代表了社区的“七彩同行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让社区更加的多姿多彩!”龙居社区工作站站长陈杰说。

“科普同行”志愿服务队清一色“黄马甲”,这使得他们在开展倡导科学使用家电、免费检测维老旧修家电等活动中,显得格外醒目。

脱下“黄马甲”,服务队队长孔军是安徽美雅暖通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作为“蜀山好人”、“社区创业领袖”,他回报社会的方式有很多。在他的带领下,“科普同行”志愿服务队不仅是社区的“安全使者”,更是全力投入结对帮扶、环境治理等活动中。

蓝色是“普法同行”志愿服务队的标识色。服务队领头人张畅对这个颜色情有独钟:它的理性与深远,与“法律”几乎完美契合。

张畅是一名律师。他走上“志愿服务之路”,龙居社区是引路人。社区了解到他热心公益事业,便动员他成为一名社区志愿者。而这正好也是张畅的“初心”:法律援助与志愿服务有机融合在一起,不是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吗?

“普法同行”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定期在社区开展法治讲座,邀请法律专业人士给学生们上网络安全教育课,联合省高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开展“国际知识产权日普法宣传”活动等。同时坚持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及纠纷调解工作等活动,在小区内开展接访。

“绿色”是环保的象征。龙居社区“环保同行”志愿服务队高举这面大旗,与辖区内环保企业、学校联手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积极向社区居民宣传健康生活方式和环保意识,定期开展换绿色、换品味、换健康等环保活动,带领辖区少先队员代表参观清溪净水处理厂,零距离感受“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节约”;联合“爱心小帮客”,为社区工作人员及环卫工人送上一碗暖胃更暖心的姜汤,帮助环卫工人铲冰除雪……

红色,是最热烈的色调。以神峰山庄中央美域店负责人顾欢晴为队长的“帮扶同行”志愿服务队,总是给人们带来温暖。服务队成立爱心敲门组,长期坚持为社区高龄老人及行动不便居民免费上门服务;

还有,“健康同行”志愿服务队,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为辖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等知识讲座,关注辖区内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家庭医生上门服务。青色的队旗,代表的是“亲”切、“轻”松、“清”新……

“便民同行”志愿服务队更像是“橙衣卫士”,开展消防安全及救急应急服务;国家一级美术师王鸿雁组织的“书香同行”志愿服务队依托社区8支文艺队伍和龙香社画室、龙之韵书法班开展各项文化教育活动,让龙居社区姹“紫”嫣红 “百花齐放”……

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这七支志愿服务队在龙居社区热心为居民服务。而他们开展的便民、健康、环保、科普、文娱等活动,基本覆盖了群众的各项需求。

用一组数字说话:龙居社区有8个住宅小区,169栋居民楼里居住着9334户24765人。社区目前注册志愿者达2082人,占社区常住人口15.8%。

“人民群众的需求是日益增长的,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增加龙居同行志愿服务的队伍,同时赋予他们最有代表性的色彩,让群众好辨认、好理解、记得住。”龙居社区党委书记范敬业说。

“1 3”模式  打造志愿服务“大舞台”

何谓“1+3”志愿服务模式?

“1 3,实际上就是1个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加上3个志愿服务平台,具体地说,就是志愿服务小区、道路和广场。”龙居社区党委书记范敬业概括道。

2020年2月底,面积为400平方米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完成投入使用;辖区中央美域b区4号楼架空层、新景花园物业用房两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也已打造完成,总面积500平方米。这“一站两点”,构成了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的“神经中枢”。

工作站其实就是“服务站”。它的工作涵盖了志愿服务全流程——问需于民,精准供给,贴心服务。

比如社区爱心银行,它的设立,就是以“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的形式,培养和提升社区居民志愿服务的意识。参加社区举办的课程培训、知识讲座等活动,参加社区清扫卫生、积雪和街头宣传等志愿服务,都可获得分值不同的积分,可以到爱心银行来兑换……自从社区有了爱心银行,社区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壮大了。

2018年8月8日,龙居社区全民健身运动会在社区志愿服务广场热闹举行。太极拳、广场舞,妙趣横生的亲子趣味运动,虽然天气很热,但是居民参加运动会的热情更高,在“挥汗如雨”中感受运动的酣畅淋漓和亲情融合。

健身运动,建设“活力龙居”;义诊活动,建设“健康龙居”;安全教育,建设“平安龙居”;盲人读书日,建设“友爱龙居”……作为社区三大志愿服务平台之一,社区志愿服务广场成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最多的地方。2019年以来,社区开展大型广场志愿活动20余次,平均半个月就有一场大型活动,参与活动人群5000余人次。

志愿服务小区则是龙居社区志愿服务走向居民身边的“再一步”靠近。燃气安全宣传进社区活动,志愿者挨家挨户上门进行燃气具安全检查;端午节,志愿者把粽子给社区老人送上门……离群众更近一步,服务就更深一层。

“三个志愿服务平台”中最有“龙居特色”的,当属志愿服务道路。目前,社区已命名了三条路,“夕阳红”路、“小记者”路和“知返”路,分别由老年志愿服务队、小记者志愿服务队,以及社区矫正人员认领,常态化开展相关主题志愿服务。

“之所以命名了‘知返’路,主要是让社区矫正人员充分感受到社区大家庭对他们的关心和期许,也是帮助他们重拾信心,重新振作起来,更好地融入社区大家庭。”范敬业说。

“1 3”模式,从表面上看来,是解决了志愿服务活动场所的问题,实际上,是从体系建设、机制运转、资源共享、经费保障等多方面,推进志愿服务实现“可复制”“可持续”“可延伸”开展。

同行龙居  增强志愿服务辐射力

队伍建设,平台打造,其目的是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服务辖区群众。

“龙居社区的志愿服务,应成一个体系,应该项目化运作。它们应当是对本地资源充分利用的,参与度高的、深受群众欢迎的、最终形成品牌效应的。”范敬业说。

他把这个品牌称作为“同行龙居”,意思是,龙居社区志愿服务,你我同行。

“同行龙居”志愿服务项目涉及社区治理、文明创建、环境保护、精准帮扶、文化建设、助医助学等多个领域,每项活动都严格按照“需求调研、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宣传展示”等流程规范化运作,确保活动有实效,可持续。

这其中,从“融”绽放、文明“出击”、环保护绿、商业联盟、廉洁文化进家庭、社区“定制帮”等活动实现了经常性、常态化开展,居民知晓率高、参与踊跃。

比如,“从‘融’绽放”活动,它以社区党建引领,从社区治理出发,多渠道收集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结合阶段性中心工作,设计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鼓励社区群众广泛参与,提升居民“社区治理靠大家”的意识。

2019年4月30日,开展了“新实践心服务——同行龙居志愿颂”主题活动,活动吸引了近百名社区志愿者、居民代表参加;5月19日,联合辖区单位开展义卖活动,30多个家庭带着书籍、毛绒玩具、手工制品等参加活动,义卖所得款项全部捐赠给辖区困难家庭;7月24日,在新景花园开展“家庭医生入驻网格,健康龙居与我同行”活动;12月20日,龙居社区爱心食堂正式开业,为辖区6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以及低收入人群等低价提供营养全面的助餐服务。

这一系列志愿活动从居民关心的主题实践、爱心扶助、卫生健康、关爱老人等方面入手,精心设计,潜心实施,最广泛地发动社区居民参与,既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更提升了志愿者以及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优化社区志愿服务资源,深化志愿服务内涵,彰显人性化服务理念”。本着这一原则,同行龙居志愿服务项目向着“更加规范有序、更加贴近群众、更加广泛深入”持续推进。据统计,2019年以来,同行龙居志愿服务项目共计开展80余次,社区参与志愿服务人员达2000余人次,惠及辖区居民10万余人次。(陈杰)

    相关新闻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