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长丰县造甲乡造甲社区党总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深化共治共建共享基层治理格局,立足自身职能职责,大胆创新,主动作为,以“组织之力”激发释放“乡村治理之力”。
强化减负赋能,推动“群众上门”向“干部下沉”转变。全面推行“全员下沉村组、联点包户到人、一人轮流值班”工作机制,变“全员坐班”为“轮流值班”,变“专岗制”为“全岗通”,变“群众上门”为“干部下沉”。社区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条件、参保流程等社保知识,有效帮助村民消除政策盲点,让社保政策待遇“看得懂、算得清”,鼓励引导居民“早参保、参职保、不断保、多积累、长缴费”,极大提高了村民参保的积极性。自基层减负工作开展以来,造甲社区强化党建引领、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整合完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一次就办成”,把“会场”变“现场”,做到在一线察实情,在一线解难题,在一线促发展,有效实现社区服务“零距离”、基层治理“全覆盖”、居民诉求“快响应”。让干部群众真正感受到社区干部作风的转变,办事效率提升。
主动搭建平台,推动“一人说”向“大家议”转变。社区以每周群众议事为契机,利用现有的闲置资源,积极搭建集“休闲娱乐、联络感情、倾听民声、收集民意、集中议事”功能于一体的群众活动场所,依托群众活动场所,实现了“一人说”向“大家议”的转变。结合民生诉求接访等工作,引导群众主动说事、集体议事、共同理事,让群众从“观众”变成“主角”,按照“事前问事、定期议事、及时办事、事后评事”的“讲事评事”办事流程参与到治理工作环节。自从实施以来共开展80多场居民议事会,收集212项民生服务清单,推动组建群众邻里矛盾调处、公益服务等5支群众自治志愿服务队,有效激发基层治理群众自治力量。对村民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介入处理,办理情况通过代表议事及时反馈,能解决的第一时间帮助解决,不能解决的第一时间做好解释,真正做到群众有所呼,社区有所应。
紧扣需求导向,推动“群众呼声”向“满意掌声”转变。以群众服务场所为依托,紧扣群众所需所急所盼,推动“群众呼声”向“满意掌声”转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色联盟之家”,结合各类宣传月、宣传周,开展“人社服务 零距离”活动,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居民微信群发送就业创业政策、现场发放宣传资料以及入户走访与群众交流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讲解人社惠民政策和便民举措。工作人员围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档次、待遇领取以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报销范围、医疗补助等群众关切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面对面”为居民解疑答惑,让居民群众对社保政策有了更深入地了解。针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自助办理“养老资格认证”或存在出行不便情况的老年人,工作人员还逐一入户贴心帮助其在“皖事通”小程序完成人脸识别认证。累计开展各类政策活动20余次,覆盖群众600多人次。
下一步,造甲社区将坚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强化党建引领,树牢服务意识,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为民服务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将党的宗旨意识贯穿到人社服务的全过程,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魏珍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