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发挥烈士纪念设施功能 助力乡村振兴扬帆起航 —— 安徽党媒云| 社区融-凯发k8官网首页登录

泾县:发挥烈士纪念设施功能 助力乡村振兴扬帆起航
来源: 2023-03-09 15:40:02 责编: 王霞

泾县,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早在1928年,党的基层组织中共双花园支部在泾县厚岸成立。1934年5月,中共泾县县委在爱民戴杨村成立。1938年8月,新四军军部进驻泾县云岭。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泾县茂林发生。为纪念在“皖南事变”中牺牲的新四军死难将士,安徽省委省政府于1990年在泾县兴建占地157亩的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皖南事变烈士陵园”。陵园内外松柏苍翠,烈士墓区庄严肃穆,烈士纪念碑魏然矗立,主碑广场清净整洁,吸引了省内外游客和群众前往瞻仰参观,追忆八十多年前那场血雨腥风的悲壮史事。

如今,在这片用鲜血浇灌的红色土地上,胡荣烈士墓、吴小凤烈士墓、新四军抗日殉国烈士墓等烈士纪念设施经过整修保护,像一束束“火炬”矗立在山水相依、风光旖旎的皖南乡村,激励着我们阔步前行,也点亮了乡村振兴的路径。

保护利用,纪念设施功能彰显。2022年,泾县县委高规格成立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工作领导小组,高站位统筹协调推进全县红色资源传承保护开发利用工作。无数先烈们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而今,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泾县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挖掘、传承、保护、利用”的工作方针,做活红色文章,激发红色活力,把红色元素融入乡村振兴建设,为乡村振兴发展添彩增翼。建立烈士纪念设施档案和数据库,修编提升《泾县红色旅游专项规划》,将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利用纳入规划之中。制定《泾县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依法划定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皖南事变烈士陵园进行全面提质;对县级及以下烈士纪念设施进行整修保护。全力推进云岭“安徽省传承国家革命历史记忆示范区建设项目”。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县直机关工委开展“瞻仰烈士纪念设施,传承红色基因”活动,将瞻仰烈士纪念设施与基层党组织主题党日活动有机结合,让广大党员干部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让泾川大地上的红色故事常读常新。

苏红学校学生向烈士敬献鲜花

深度融合,乡村振兴蝶变起航。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并将烈士纪念设施与红色旅游、宣纸旅游、生态旅游深度融合,使泾县成为全国红色旅游打卡地之一。整合资金打通烈士纪念设施交通“最后一公里”,绘制全县烈士纪念设施“一张图”,讲好红色传承“一堂课”,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将汀溪乡境内吴小凤烈士墓及桃岭烈士墓纳入智慧地图重点标注。投入80余万元,对黄村镇九峰村胡荣烈士墓及烈士纪念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提升,为全县第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增翼添彩。

汀溪乡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为游客讲解桃岭公路修建历程

2022年,全县接待游客373.67万人次,旅游收入35亿元。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接待瞻仰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省内外领导及团队3万余人。皖南川藏线上红色苏维埃政府旧址、桃岭烈士墓等红色遗址串点成线引来了八方游客,村民开起了农家乐,高档民宿、露营基地等新兴产业纷涌崛起,带火了乡村旅游,更带动了乡村振兴,村民的农副产品走出深山,走向全国。2022年,全村只有600余人的桃岭村开办农家乐18家,民宿5家,游客接待能力达到每天2000人,住宿接待能力达到每日500人;人均纯收入增长到2万余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0余万元。

党员干部在烈士墓前重温入党誓词

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时代,安徽泾县以新四军革命精神滋养初心,用红色基因推动革命老区跨越式发展。行走泾县,红色经典,绿水青山,既有“稻谷满仓”,更有“诗和远方”,乡村振兴蝶变启航,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

    相关新闻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