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五里墩街道严把“四关”高质量推进五经普工作。
(一)强责任明任务,严把“源头关”。一是建好机制。为高效推进街道数据审核工作,街道成立普查指导小组,建立“业务指导明确专人、分片包联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督促各社区登记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分好任务。街道建立数据审核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将6个社区所有普查对象按行业、专业进行分类,并组建“专业人员 经普办人员”的6个数据审核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联社区领导一线抓的责任机制,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对数据质量进行审核验收。三是把好质量。要求两员必须上门发放企业报表及收取支撑材料,并做到“三个现场”,即现场“看”(资产、存货情况)、现场“问”(人员和工资)、现场“核”(对比各项数据指标和现场“看”、“问”的指标是否一致),确保报表准确无误的填报,把控好上报数据质量“源头”。
(二)强培训精业务,严把“审核关”。一是培训系统化。针对数据审核方法及数据准确性、完整性、逻辑性、规范性及一致性等要点多次召开业务培训会,并根据普查对象提供的财务报表进行现场数据比对,及时解答疑问、反馈普查进展、排查数据不符等情况。二是指导常态化。严抓普查员和指导员的业务自学,运用工作群、会议等常态化提醒所有两员掌握指标填报情况,并能解答部分指标统计与财务不一致的情况;组织社区普查员互审,相互取长补短交流经验,为审核验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联审精细化。前期建立四级联审制度,普查员初核、指导员初审、部门包联人员复核、专业人员严审,保证普查报表填报质量。3月19日后,由四级联审转变为三级联审,普查员、指导员和社区专业人员继续进行审核,街道经普办人员对平台上报数据进行审核,并对上报的数据质量进行查询分析,强化落实修改,有效提升普查报表填报质量。
(三)强进度重实效,严把“效率关”。一是“谋”事在先。每个普查员与企业联系并制定普查登记工作计划,确认入户(报表出来)时间、了解企业会计类型(有会计、代账会计、无会计),便于分类进行有效登记。按照分行业分会计类型,各社区和街道经普办同步进行普查表试填、总结和经验交流,并针对存在问题及时制作相应提示单和明白纸(发表和收表注意事项提示单、日志记录提示单、重点指标明白纸等);收集企业填报情况,分类总结填报经验,提高上门登记效率。二是踏石留“印”。加大对各项指标填写的规范性与准确性审核,利用平台审核模板和下发的各类模板审核,针对“两员”有错漏和遗漏等问题,采取反复多次查询,下发核查清单等,形成闭环审核,全面提升登记数据质效。三是张弛有“度”。按照“数出有据”的原则,考虑统计与财务口径不一致,企业会计类型各不同,要求数据不全的企业必须用问卷上门询问负责人进行填写;对于找不到、不配合和“0”报单位,由各社区主要负责人牵头,包联领导督办,联合派出所、市监、市容等部门上门协助填报;对于逻辑性、趋势性异常及奇值极值等重点问题,定期组织街道经普办人员 专业人员开展分析研判,并提出具体解决办法和措施。
(四)强督导补差漏,严把“质量关”。一是突出重点。严格落实普查登记“必须入户、必须填全、必须初审”工作要求,定期抽样复核,重点检查普查员是否进行“地毯式”上门登记,是否存在少登、漏登、信息登记不准确不完整情况,指导员的责任落实、作用发挥方面,与日志记录是否一致性等问题,及时形成问题清单并反馈整改到位。二是强化调度。社区定时开展普查员普查登记复盘总结会,每周定期召开街道社区进度总结调度会,汇报现有审核情况、交流发现问题处理情况等,以保障登记数据质量真实可靠。由街道主要领导带队分片对全街普查登记工作开展督导,实行“一天一汇总,三天一调度,一周两通报”,重点通报工作进度和数据质量等问题,有序推进审核工作进展。三是真抓实干。把重点企业、临规企业纳入分管领导、包联领导和社区书记、站长的走访对象。街道书记、主任每天关注区经普办下发的工作进度、问题等,由街道经普办每周一和周四对平台数据导出并进行循环比对,对需要核实的单位反馈给街道主要领导、包联领导和各社区,街道主要领导亲力亲为,办事处主任徐潮勇对逻辑性和核实性错误循环未修改的直接进行督导,街道党工委书记吴岭直接在五经普系统导出上报数据并对同行业单位进行比对分析,主要领导的直接调度查询,包联领导的共同参与,保障五经普工作顺利推进。
下一步,五里墩街道将继续严格按照区经普办各专业审核确认及验收流程,进一步补齐短板,狠抓落实,拧紧责任链条,积极挖掘数据潜力,集中力量攻坚,指导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部门准确填报,并重点关注各行业增加值四大构成指标的真实性及非一套表企业营业收入和支出、人员薪酬等指标是否符合市场规律等方面,不断提升数据和审核质效,以统实统全、做实做细为标准,高效完成普查登记各项工作。(吴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