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阳县庙前镇以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通过整合资源、文明培育、文明实践三条路径,实现阵地建设特色化、移风易俗长效化、志愿服务常态化,引导广大群众深化移风易俗、传递文明新风。
统筹整合资源,建强用好实践“主阵地”。庙前镇注重盘活老学校、老村部等闲置资源,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治中心等村级阵地,打造“党群服务 文明实践”综合体,实现场地集中布局、功能集合构建、资源集聚壮大。探索建立“中心 基地”学用转化模式,通过阵地优势资源开展研讨式、情景式、现场式教学,组织党员干部分批次到青阳县委成立地、九华黄精谷、九华原乡宿集等乡村干部实训基地教学点观摩学习。邀请各教学点讲师现场授课,重点围绕基层组织建设、红色教育、乡村治理、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等方面进行学习交流,推动党员干部“讲学干”良性互动。今年以来,各教学点累计开展教学活动5场次,培训学员150余人次。
深化文明培育,倡树移风易俗“新风尚”。庙前镇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采取“制度约束 宣传教育”两手抓,严格落实农村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报备制度;同时,利用微信群、广播等方式提倡群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持续建立健全“一约四会”制度,规范移风易俗办事流程。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提升中的作用。在乡风文明建设中,以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切实营造“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的良好社会氛围。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80余场,引导群众简办红白喜事40余次。
注重文明实践,激活为民服务“新引擎”。庙前镇发挥镇村(街道)干部、驻村工作队、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等力量,组建1支由镇级志愿服务队和9支各行政村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点单 派单 接单”式志愿服务,群众“点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派单”,志愿者服务团队“接单”,实现志愿服务“点对点”高效对接,不断满足不同层次群众需求。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住房、就业、养老、医疗等民生领域,用互动式、讲案例、话家常等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让理论宣讲声声入耳、句句入心,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年以来,开展“我们的节日”、文化惠民、雷锋月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扫黄打非”活动10余次,文明祭祀倡导、垃圾分类宣传、文明出行等宣传活动30余次。(通讯员 刘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