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南市大通区政协积极搭建基层民主协商平台,完善基层民主协商机制,不断推动政治协商和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持续推进全过程基层协商实践。
找准切入点,明确协商方向。坚持精准协商、靶向议政,确保全区中心工作推动到哪里、协商工作就深入到哪里。全会期间,面向全体委员发放《协商调研征求意见表》,在征求区委区政府领导意见、会同区相关部门进行综合研判的基础上,选取“立意高、切口小、针对性强”的议题列入年度协商计划,真正实现由政协“选题”向党委政府“点题”、委员“荐题”、群众“出题”转变。启动“抢抓机遇,用好资源,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资政会,成立“推进九龙岗历史文化街区、寿州窑文化园建设”等4个课题组,定期调度指导,推动工作落实,先后开展现场调研、座谈协商等8场次,持续助力全区文旅高质量发展。
抓实着力点,丰富协商形式。坚持调查研究下基层,用脚步丈量社情民意,以行动温暖民心。灵活采用“政协搭台、委员唱戏、多方参与”等方式,运用四不两直调研、“解剖麻雀”式调研、分组调研、自主调研、微调研等多种方式,为委员提供全方位、多角度协商场景。聚焦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组织相关界别委员重点围绕“工业、生态修复、农水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开展调研,梳理汇总委员建议30余条,并以社情民意信息、微建议等形式报送区委区政府,着力推动政协“建言之智”转化为党政“工作之效”。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开展对口协商,从推进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农村户厕改造提升、完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等方面深入调研协商,精准建言发力。发挥协商式监督的优势,围绕“市委常委会来区现场办公议定事项”开展专项民主监督,着力破解改革发展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切实做到寓协商于监督,以协商促监督。
站稳落脚点,提升协商质效。坚持把为民服务作为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加强与党政部门协同联动,邀请党政领导及相关单位负责人等参与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活动16场次,真正做到与委员面对面协商、零距离沟通。依托乡镇(街道)政协工委开展基层协商议事、民主评议等180余人次,收集整理有价值的意见建议60多条,为有关部门了解实情、改进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以委员工作室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委员讲堂、民生畅谈会、普法宣传、一线慰问等各类活动8场次,真正做到让政协走进群众、让群众了解政协,既宣传政策、解疑释惑,又传递信心、增进共识。(余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