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芜湖市弋江区白马街道各村居防汛中队闻“汛”而动,全体人员24小时在岗在位。作为一名村纪检书记,在防汛一线工作的同时,还要时刻提醒值守人员严格遵守防汛工作纪律。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是督导员“黑包公”,也是化身险情“侦察兵”和圩堤“守夜人”。他是白马街道义兴村纪检书记——秦以山,一个军龄13年,党龄18年的退役军人。
做好督导员“黑包公”
“大家近期辛苦了,再辛苦我们还是要遵守防汛工作的制度和纪律,现在到了防汛的关键时期,大家必须做到思想上不要懈怠、纪律要牢记心中,必须坚守24小时在岗,不得擅离职守,遇重大事项必须及时向领导请示汇报,不得缓报、瞒报、误报……”一早秦以山来到责任段巡堤,第一站便是到值班点给值班人员“敲警钟”,再次强调防汛工作的纪律性及巡堤查险基本知识。话音刚落便拿起铁锹和大家一起去巡堤查险了。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为切实履行好村纪委监督的这份责任,秦以山每天的工作在重复和更新中不断交替进行,确保监督责任工作落实到位,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筑起“安全防洪堤”。
化身险情“侦察兵”
连日降雨,义兴境内包含陡门水位攀升。秦以山作为纪检书记同时也是圩堤边的秦湾自然村村民,一刻也不敢懈怠。带领村防汛值班人员对照“四到五时三清三快”巡堤查险要求和经验丰富的老党员志愿者一起巡查圩堤,不管是烈日还是暴雨天抑或是蚊虫乱舞的黑夜,一把铁锹、一件雨衣、一把雨伞,一个红袖标,一双胶鞋是他们巡堤的全部装备,3248米的责任段,一厘米都不放过。或蹲下身子用耳朵听水流声,或用拿着铁锹沿着责任段圩堤背水坡,一步一步用脚去踩来判断是否鼓泡,遇到二台上的雨后积水,及时引流,做到每一处低洼积水处理干净,便于判断圩堤是否有散浸、管涌等险情。
当好圩堤“守夜人”
雨情、水情、汛情随时都在变化,秦以山干脆不回市里的家,就近住在秦湾村的老家,为的就是可以随时应对可能突发的险情。每次值守24小时后,第二天白天经过简单休整后,傍晚时又去值班点查看陡门和圩堤。大家都劝他回去休息,不然紧接着的24小时值班身子吃不消,毕竟防汛是一个持久战。他总是眼神坚定地说:“我是军人出身,在部队里练就了好身体,感谢大家关心”。
秦以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军人的坚毅、党员的无私奉献、纪检人的执着,冒酷暑、战洪水、护圩堤、保安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带领大家全心全意守护一方百姓平安。( 朱美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