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初进入环卫中心,十多年来,我一直秉持着认真工作、积极奉献的工作态度。”合肥市包河区市容环卫服务中心车队副队长高勇说,从驾驶员到督查员、车队副队长,他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路上、在一线,“我对城市道路越来越熟悉,也越发爱上这份工作。”
熟知每条路 化身“活地图”
自2012年1月入职以来,高勇先后被单位推荐为垃圾收运班组班长、车队督查员、车队副队长。岗位在变,但高勇的工作一直在“路上”。
刚开始从事垃圾收运工作时,高勇对老城区的各个收集点和各条小巷子还不熟悉。为了掌握收集点信息,合理规划收集线路,高勇买了一张包河地图,在地图上,他标注出每个垃圾点,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垃圾收集路线。
慢慢地,高勇对包河老城区的各个小区和各条路线逐渐熟悉起来。“看到路边指示牌,我也会记在心里,看到小区名称,我会装进脑海里……现在哪个小区在哪里,哪条路是怎么走向,都在我的脑子里!”高勇说。
现在的高勇,被同事们成为包河区的城市“活地图”。自2021年开展垃圾分类以来,包河区各街镇都积极报送厨余垃圾分类点,包河环卫部门需要对每个厨余点进行对接、查看,作为督查人员,高勇及时对接老城区近600个新增的厨余垃圾点,靠的就是对包河的“熟悉”。“我转任到督查岗位后,每天都要督查垃圾的收运情况、及时对接垃圾收集点位物业公司。”高勇说,长期摸索下来,他能快速而准确地整理出垃圾点周边的情况和附近垃圾点的位置,及时调整垃圾收集线路,为新增厨余垃圾收集规划出较为优越的收集线路。
真抓每件小事 成为安全“找茬员”
环卫作业基本都是户外、且大部分是在城市道路上作业,危险系数较大。高勇所在的包河区环卫部门也特别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他长期在路面巡查,练就了一身爱“找茬”的劲,对安全生产尤为敏感。
“垃圾桶及时复位摆放、不能占道”“请穿好环卫工作服、佩戴好反光马甲”“车辆行驶要慢一点,不要急”……高勇在督查中发现这些问题,都会及时告知作业人员,严格要求整改。
一次在发车前的安全检查中,厨余班组班长在班组例行检查中发现固定车辆销轴的螺丝出现松动,高勇知道后立即钻到车底查看,确定有松动迹象后,高勇及时联系维修厂家做好修复。虽然是小问题,但高勇还是很谨慎,没有大意。“销轴连着油缸,如果松动没有及时解决,就有可能造成油缸脱落,那就酿成大问题了。”高勇说道。他以这样一股爱“找茬”的劲,为环卫垃圾收运做好安全护航。
“现在,城市建设的越来越美好,市民对于环境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的垃圾收运工作也逐渐细化,垃圾分类工作也在不断发展,因此对我们收运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我和同事也都在尽力提升工作质量,确保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高勇说,11年来,他在工作中的点滴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获得了包括“最美城管人”在内的诸多荣誉和表彰。“这些个奖项激励着我要更加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争取做好模范带头的榜样,与数以万计的环卫工人一道,共同为合肥的环卫事业做出贡献。”他说。(通讯员 丁勤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王士龙 实习生 潘美玉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