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以来,合肥市大力推进已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站点规范运行工作。在蜀山区每个实行垃圾分类的小区,都留下了郑国栋的身影。他耐心细致地向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引导居民科学分类,从源头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投放的意识和精准率。
大型综合体餐厨垃圾收运模式得到推广
2023年12月12日,郑国栋来到合肥市潜山路上的知名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华润万象城餐厨垃圾规范收集示范点。华润万象城里有众多餐饮店,高峰时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量约7吨,给收运工作和周边环境卫生带来了压力。
“垃圾收运越规范,分类的效果才会越好。”郑国栋介绍说,以示范为引领,推动餐厨垃圾收运工作更加稳定有序。据介绍,他协调、督促物业管理方按照《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要求,积极践行管理责任。通过对原先的垃圾房进行改造,有效改善了收集示范点的环境卫生状况。
早在2015年,合肥市开展餐厨垃圾收运管理工作,郑国栋结合蜀山区餐厨垃圾收运工作实际工作情况,制定了蜀山区餐厨垃圾申报、收运工作流程图,并创新出以大型综合体为主,联动周围餐饮单位统一集中的餐厨垃圾收运方法,在合肥市第一个创新以大型综合体为试点的餐厨垃圾收运模式,并得到推广。
从事垃圾分类工作多年,在郑国栋眼里,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紧密相扣,只有规范运行,才能让这项工作推进更有力度。
“蜀山区开通餐厨垃圾收运线路9条,实行以45家综合体为主体,以各类大小型餐饮单位为辅的收运模式。”郑国栋说,像三里庵之心城、政务区万达广场、银泰城等大型综合体和296家餐饮单位,都列入了市、区两级餐厨垃圾收运监管和日常管理工作中。
探索多项垃圾分类创新举措
近年来,合肥市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郑国栋结合垃圾分类的绿色环保理念,探索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在全国首创的垃圾分类移动式科普体验馆里,郑国栋对里面的展品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该馆由两节废旧集装箱改造而成,曾经在全区巡展,成为合肥学生暑期最红打卡地。
“我们还在全省领先推出‘支付宝 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平台。”郑国栋介绍说,支付宝下单“卖垃圾”,手机上网预约售卖家中可回收物。同时,在全省率先设置垃圾分类社区分拣站,建成20余座垃圾分类社区分拣站,市民可就近售卖可回收物,与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联网”融合。
此外,郑国栋还和同事们一道努力,搭建起了垃圾分类数字化监管平台,这个平台可实时掌握各小区垃圾分类站点运营情况,并实现对垃圾的前端分类投放全过程管理。
在数年坚持的垃圾分类工作中,郑国栋摸索出了前中后端一起抓的工作方法。“前端抓宣传,中端抓收运,后端抓监管。”他介绍说,蜀山区设立桶边督导员,培育市民垃圾分类文明自觉习惯。同时,蜀山区全面推广定时定点分类模式,进行专业化收集、专业化收运,并通过强化执法监管,形成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通讯员 宗雷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王士龙 实习生 潘美玉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