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县庙前镇:播撒“文明种” 盛开“幸福花” —— 安徽党媒云| 社区融-凯发k8官网首页登录

青阳县庙前镇:播撒“文明种” 盛开“幸福花”
来源: 包杨寒 2024-08-16 11:22:44 责编: 聂梅

一堂堂生动的科普讲座,引导着村民崇尚科学健康生活;一次次文明实践志愿活动,撒播着文明的火种;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丰富着群众的文化生活……新时代文明实践如阵阵清风,吹拂每一个角落,赋予小镇独特气质,更滋养了百姓幸福生活。

4cb80eea3a6677f31e716758a5b0778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近年来,青阳县庙前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文明实践活动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心用情回应群众所需所盼,绘就一幅“聚民心、惠万家、暖人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美丽画卷。

整合资源,筑牢文明实践“主阵地”

“傩面具造型比较夸张、色彩饱满鲜艳,主要以五官的变化和装饰来完成对人物剽悍、凶猛、慈祥等性格的形象塑造,呈现出独具个性、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非遗传承人刘千祥正在教授傩面具雕刻技巧。

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内,舒适的阅读空间、琳琅满目的书籍、傩面具展示区、青阳农民画等吸引了周边众多村民“打卡”,理论宣讲、村民教育、文化活动、科普宣传等活动室一应俱全,展览、科普、阅读、影视、信息共享等功能完备。

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不断深化,庙前镇积极推进阵地建设,整合镇域特色资源,坚持“打通、贯通、联通”的思路,进一步完善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文明实践基地功能。新农书画社内农民画精妙绝伦、中共青阳县委成立地里红色故事砥砺初心、非遗展示区傩面具栩栩如生、文化广场上歌舞翩翩……阵地全覆盖、资源多渠道,实现了学习有场所、活动有阵地、作用发挥有舞台。

志愿服务,激活为民服务“新引擎”

“爷爷,这几天天气热起来了,帮您剪一下头发,您凉快一些……”轻声的关怀和亲切的话语让庙前敬老院的老人觉得格外温暖。“这些孩子一有时间就来看望我们,前几天还来给我们打扫房间、整理被褥,有时候给我们讲解安全知识和健康知识,可贴心啦!”说起志愿者,敬老院的老人们连连称赞。

e2a709e2cd1e75b5503f8dc2f7453c2

庙前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阵地,凝聚、引导群众,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通过群众“点单”、志愿服务队伍“接单”的工作模式,合力打通宣传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打造出了庙前镇“星星之火”志愿服务队、“夕阳红”戏曲演出志愿服务项目等一系列受群众欢迎、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品牌。依托1支由镇级志愿服务队和9支各行政村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政策宣讲、文明劝导、环境清洁、孝老爱亲等有针对性、特色化、多元化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传播温暖和文明。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随着人数增多,志愿服务队伍还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不断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开展爱卫护花、打扫卫生死角、慰问空巢老人、“垃圾分类”卫生宣传等活动,深受居民好评。“这些志愿者经常对村庄内的河道进行清淤、清白,不仅把环境卫生搞好了,还经常开展上门义诊、义剪活动,有了他们,我们的幸福感大大提升了。”居民陈阿姨说。

多彩文娱,唱响精神文明“最强音”

庙前镇在努力推进村容村貌“外在美”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创评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引导和规范村民破除婚丧嫁娶中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陈规陋习,营造文明和谐乡风,提升群众精神面貌,让文明新风吹遍镇村的每个角落。

20240719关爱零距离,miao享夕阳红  防诈2

厚植文化沃土,涵养时代新风。庙前镇积极整合老年大学、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移风易俗大礼堂等资源,构建横向贯通、纵向连接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网,为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大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今年以来,开展“我们的节日”、文化惠民、学雷锋月、送戏下乡等活动50余次,“扫黄打非”活动7次,文明祭祀倡导、垃圾分类宣传、文明出行等宣传活动30余次,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文明风尚深入人心。

一场场文明实践活动把温暖和关爱送到了群众心里,成为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助推器”。“这些活动不仅在潜移默化中让老百姓受益,暖了老百姓的心,还促进了邻里间的互助、带动了社会风气的改善,让大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庙前镇宣传委员王云平说。

文明实践之花绽放,群众幸福生活添彩。在庙前,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已经“渗透”到居民生活方方面面,一堂堂带着“泥土味”的理论宣讲,一件件办到百姓心坎里的实事,一波波送到群众家门口的暖心服务……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入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文明之花”在庙前大地常开常盛。(通讯员 包杨寒)

    相关新闻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