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札记:我在“三支一扶”修的路 —— 安徽党媒云| 社区融-凯发k8官网首页登录

基层札记:我在“三支一扶”修的路
来源: 王博文 2024-07-18 16:46:43 责编: 陈亮

珠流璧转,我的“三支一扶”生涯在不知不觉间已度过600多个日夜,回想独自来镇里报到的那天,对眼前的陌生环境充满忐忑,然而领导和同事热情友善的面庞,打消了我心中的不安。这里是我人生路上的重要路段,我要在这段经历中淬炼自身、磨砺本领,为基层事业贡献力量,留下不负青春的奋斗足迹。

筑牢成长基石,修好“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的进步路。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也是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为快速熟悉环境和工作,夯实业务基础,我被安排在镇人社所工作,这里是服务群众的“前线”,只有及时转变思想、从零开始虚心学习,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在领导和同事的悉心帮助下,我很快掌握业务内容,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在实践中观察思考,从略带磕巴到流利回应,从容易急躁到沉稳耐心,在实战工作中一点点进步;坚持写工作笔记,每天下班前记录当日工作心得、遇到的问题、以后的做法,不知不觉已写满两个笔记本。在春节前后的社保征缴关键期,我每天都和兄弟乡镇交流心得、取长补短,那段时间人社所的灯光常亮到深夜,付出换来回报,我们镇征缴工作始终名列前茅。感到自豪的同时,我深知要保持这份韧性干劲,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在基层的土壤里不断汲取成长的养分。

厚植为民情怀,修好“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服务路。人社工作与民生福祉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眼中有群众、心中住群众”。我经常与群众、同事和农保员交流,结合日常需求优化业务流程、办公布局,提升办事效率;积极为村申请村级人社办公账号,规范镇村工作程序,督促各村养成上班即登系统的办公习惯,实现居民在家即可联系点长、村干部查询办理,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对不能立即办结的业务,我用便利贴把办事群众姓名、电话和所办业务写在便利贴上,粘在电脑旁边,每日统一复查办理情况,确认办结或审批通过后,第一时间电话告知群众;动员群众参加就业培训、创业讲堂等就业活动,及时发布本地周边就业岗位信息及就业创业政策,把岗位送到居民家门口,建立就业台账,动态掌握劳动人员信息;主动“多说一句话”,多讲“别的还有需要吗”“您把东西拿齐”等暖心语言,用热情服务践行“人社工作为人民”的宗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牢记初心使命,修好“洗尽铅华始见真,归来依旧香如故”的接班路。“三支一扶”的服务期是有限的,但带给我的收获终生受用。从初到镇里的迷茫无措,到习惯性自我反省剖析;从大胆上街开展面对面政策宣传,到进村入户走访居民养老、就业情况;从酷暑守在田间地头参与秸秆禁烧,到严寒中与同事一起铲雪除冰,每一样工作都锻炼了我的能力,每一次攻坚克难都是自我的突破,每一步我都走得很踏实。回过头来,我已从一个缺少经验、遇事易急的小年轻,逐渐成长为理性思考、沉稳待事的可靠战士。在基层这个服务群众的大本营里的“淬火”经历,将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为走好今后人生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未来我将继续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基层是青年锻炼成长最好的土壤,通过在基层中摸爬滚打、挥洒汗水、奉献青春,才能得到真历练、长真本领,才能真正成长为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的栋梁。(王博文)

    相关新闻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