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大通区:着眼村内“小”水塘 助力乡村“大”生态 —— 安徽党媒云| 社区融-凯发k8官网首页登录

淮南市大通区:着眼村内“小”水塘 助力乡村“大”生态
来源: 海燻 2024-08-21 11:48:12 责编: 余红霞

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淮南市大通区坚持从村庄发展实际出发,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不断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助力乡村生态向美向好发展。在如何有效解决农村黑臭水体这一困扰村民生产生活的环境课题中,大通区聚焦村庄内“黑臭”小水塘,利用生态式治理路径开展整治工作,其中上窑镇窑河村、方楼村等村庄取得良好效果,形成示范作用。

065aa509479ad256ce31820c57a767b

注重底数排查,做到分类整治。大通区生态环境分局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定期组织各乡镇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工作,详细掌握村庄内外当家大塘、沟渠等水环境现状,对存在问题的水体全方位溯源分析,逐条整治。近年来,全区共完成5条农村黑臭水体的整治工作。其中,上窑镇方楼村通过建设大三格 生态塘的方式,对周边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了水塘由黑臭向岸绿水清的转变;上窑镇窑河村通过拆除旱厕、搬迁养殖场、做好污水收集等截断周边污染源的方式换回水塘新面貌。

注重宣传引导,动员群众参与。农村黑臭水体的形成与村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着极大的联系。在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过程中,区、乡、村工作人员边排查边宣传,积极引导村民保护村庄环境,提高生态意识。同时,大通区在区政务网站公开进行农村黑臭水体线索征集,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在已完成整治的黑臭水体所在村庄,村民们积极参与改厕、治污、清淤等工作,在村庄生态环境改善中发挥主人翁作用。

5d512f48138ca88c641b172304bfbdc

注重巡查监管,确保长效常态。为确保已完成整治的“小”水塘能够持续发挥“大”作用。大通区积极构建整治工作常态化机制,巩固整治效果,织密生态防护网,不搞一阵风。区生态分局不定期组织开展“回头看”和水质监督性检测工作,防止反黑反臭;同时,各乡镇对已完成整治的水塘均设有巡查管护人员,重点对水体水质变化、周边环境进行定期巡查监管,建立巡查工作台账。

下一步,淮南市大通区将继续聚焦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改善的需求,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重点,多点发力,全力以赴绘制好天蓝、水绿、山青的美好大通生态画卷。(海燻)

    相关新闻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