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来安汊河镇:出租标准厂房 壮大村级经济 —— 安徽党媒云| 社区融-凯发k8官网首页登录

安徽来安汊河镇:出租标准厂房 壮大村级经济
来源: 崔昕 2021-06-23 10:08:36 责编: 何兰

​汊河镇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通过建设标准化厂房出租,吸引企业入驻,走出一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带动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2020年以来,汊河镇利用农村闲置土地、闲散劳动力等资源建设村级“微工厂”为重要抓手,采取“政府出资、村级所有、引企入驻、就业增收”方式,送项目到村、送技能到户、送就业到人,发展乡村经济,增加集体收入,带动群众就业,成功走出一条群众增收、集体增益、企业增效、产业增强的新路子。

多举措促建微工厂。汊河镇把加工企业建到村口,把就业岗位送到门口,出台扶持政策、提供场地厂房、搞好服务保障,引导各类企业、返乡能人入驻生产,鼓励社会各界支持参与,形成建设合力,提出“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租则租”的灵活建设原则, 实行“村建、企用、乡管、县补”政策扶持。该镇的唐桥村、相官村在猪场组选址1.5亩,建设一座1000㎡钢构标准厂房,先后为医疗辅材加工、轨道装备等2家企业解决生产场地,吸纳90余人就业。

脱贫户“零距离”就业。标准化厂房的建设把城市大企业的加工车间“搬”到了村里,为村民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创造了机会和门路。村民们除了平时下田干活,还可以进厂打工,实现了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增收。 

入驻企业“零风险”经营。“微工厂”多为在外创业务工人员回村开办,以订单式生产为主,其产前投资、产中技术及产后销售等高风险环节几乎全由提供来料的大企业承担,生产管理几乎是“零风险”。汊河镇汊河村包金明,依托与南京浦镇车辆厂建立起来的稳固关系在村边开办了属于自己的“微工厂”,年销售额4千万元,现用工80余人,其中困难群众20余人,月工资每人4500元左右,如果相同规模在南京办厂,仅工资一项,每月就节约开支20余万元,刨除租金花费,还有部分结余可用作扩大再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按照年租金不低于标准化厂房投资总额的6.5%交给村里,预计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6万元。 

农村集体“零投资”发展。标准化厂房虽由村集体建设,但建成后由省级扶持项目资金、镇配套资金全额补贴,形成的资产归村集体所有,对外租赁可收取租金,村内硬化、亮化、美化等公益事业建设有了资金来源。 

乡村经济“零基础”突破。标准化厂房的建设也对汊河镇打造“一村一品”产业格局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带来了外地客商的不断增多和当地群众收入的不断增加,带动了物流、餐饮服务、医疗器械、轨道装备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乡村经济一片生机。 

截至2021年6月,汊河镇已建成6处标准化厂房,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共计634.63万元,村均收入45.33万元。共带动400人就业,助力30脱贫户增收。(崔昕)

    相关新闻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