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以来,泾县税务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抓好党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青年干部团队优势,以支部为战斗堡垒,积极开展“办好惠民事·服务现代化”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在品牌效能提升、政策落实提效、精细服务提档、精简流程提级上持续发力,精准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持续优化办税缴费服务。
筑牢红色堡垒,品牌效应显成效
品牌创建抓引领。泾县税务局充分发挥第一税务分局青年干部主力军作用,创成“青·税先锋”党建品牌,获得全省百名“一支部一品牌”优秀案例,为全市税务系统唯一入选案例。“党建 纳税服务”,在办税服务厅咨询台设立党员示范岗,形成典型引领、榜样带头效应。“党建 乡村振兴”,结合党日活动,围绕乡村发展,前往王稼祥志愿服务广场,开展环境整治;在龙潭村、查济村等乡镇开展科普下乡,宣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推动分局党建水平进一步提升、纳税服务进一步优化。
专业团队解难题。泾县税务局立足工作实际,成立第一税务分局党支部税务服务“青年突击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青年突击解难题”行动。针对安置残疾人企业在退税审核过程中人数界定不清的问题,青年突击队通过电话咨询、入户走访等方式梳理原因并制作“安置残疾人企业六问六答” 宣传手册,上门辅导安置残疾人即征即退企业,解答了纳税人对职工人数不明确、是否能确定为残疾人等问题的疑惑,切实解决企业难题,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更为细致更有温度的服务,获得纳税人一致好评。
党业融合促服务。泾县税务局利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将党建和服务有机统一起来,发挥基层党支部服务功能。坚持小组“ 党建”,制定学习计划,小组成员每天自学一小时、每月开展一次集中研讨。坚持小组“ 业务”,为规范餐饮住宿行业开票行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对开票知识制作漫画,规范行业发展。坚持小组“ 环境”,针对电子税务局登录方式发生的新变化、用人单位社保费申报缴纳操作等新政策制作操作指南并加强宣传。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减税退税、优化营商环境等中心工作中的服务功能。
营商环境新高地,精简优化促效能
压缩办税环节“加速度”。泾县税务局与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联合注销组”并建立工作交流群,实现信息共享。纳税人在偏远乡镇市场监督管理所办理注销业务,工商所联络员通过微信群将纳税人信息传递至第一税务分局,一分局及时出具清税证明通过qq 邮箱传递至乡镇市场监督所,避免纳税人“两头跑”,降低纳税人注销成本。从2023年3月20日推行以来,已有18户纳税人通过联合注销办理了注销登记。优化退税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发挥企业所得税汇算退税专区作用,落实a、b级纳税人1万元以下企业所得税汇算“先退后审”要求,实行受理即办,确保纳税人第一时间收到退税款。
减少办税次数“高效能”。积极推进税费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优化办税体验,用“数据跑路”换取纳税人缴费人足不出户,2023年一季度申报类业务网办率达99.96%,非申报类业务网办率达98%,扩大发票邮寄种类和范围,一季度以来为500余户纳税人邮寄发票76092万份;对于符合条件的a、b级纳税人主动介入,摸底发票需求,供应足量发票,通知纳税人按需申请发票增量,减少纳税人领票次数;全面推行容缺办理服务,当纳税人提交的主要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次要材料资料暂有欠缺或存在瑕疵时,窗口工作人员一次性告知所缺材料、时限,先行受理业务,减少纳税人“来回跑”“多次跑”。
精简办税资料“添温度”。简化退税资料,500元以下小额退税在查询税款入库之后,无须纳税人提交完税证明,除异名账户、十万以上大额退税、调库,其他一般退税只需提供一份资料;全面推广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取消8类12项涉税费资料报送,6类22项涉税费资料实现由“备案制”向“备查制”的转变,提升办税及享受优惠的便利度,大幅减少证明材料报送,提高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和获得感;实现不动产资料审查“一套报送”,不动产登记申请人只需在线上或线下不动产登记窗口提交一套资料,税务部门不再收取资料,解决“资料重复报”的问题。
精细服务提质效,便民春风助发展
诉求响应提质。为更加精准响应纳税人缴费人各类诉求,解决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问题,泾县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通过网上平台反馈、12366热线解答、入户走访企业、召开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座谈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获取纳税人诉求信息,并建立“专家团队”指导和回应纳税人的办税需求,进一步打通办税缴费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不断升级服务体验。2023年一季度邀请21家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代账公司座谈,共收集诉求11条,已解决11条;解决安置残疾人企业即征即退疑难问题;制作漫画宣传住宿行业开票问题。
规范执法提升。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生命线,泾县税务局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优化执法方式,规范执法行为,落实税务执法“1331”制度,推进说理式执法。在文书制作、税务文书电子送达、行政执法等重点工作取得突破,全面提升工作效能。优化办税服务大厅布局,设立纳税人争议调解室,专门处理纳税人矛盾,从源头上化解争议。推行柔性执法,推行“容缺办理制度”以及不动产交易中家庭住房查询“承诺制度”让税务执法更显温度。2023年一季度,办税服务厅共制作说理式文书5份,签订税务文书电子送达10502份,“承诺制”办理5户不动产交易,极大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
智能办税提速。积极推进智慧税务,提升“非接触式”办税缴费力度,设立电子税务局操作咨询电话,各项问题远程办,基本业务网上办、掌上办,最大程度上帮助纳税人减少上门次数,由“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转变。为提高办税质效,方便纳税人,泾县税务局联合不动产登记部门、房管部门搭建不动产登记缴税一体化平台,打通信息壁垒,精简涉税资料、简化办事流程。2023年一季度“一窗受理”窗口共办理业务450笔,平均办件时长缩短30分钟以上,“现在来办理过户,只需取一次号、排一次队、交一份资料,再也不需要早早来排队,真是太方便我们老百姓了!”在窗口总能听见纳税人的夸赞。
精准施策惠实体,税惠助企添动力
厚植队伍建设基底,提升施策保障力。一是提升业务素养。线上,发挥学习兴税平台资源优势,开展在线学习,拓展业务能力“外延”;线下,通过“每日晨会”“每月一考”等常态化活动,增进业务能力“内涵”。二是加强梯队建设。致力于发挥“老、中、青”群体作用,形成“雁群效应”,做好“以人化人”文章。
加强政策宣传导向,增强施策精准度。一是力求宣传精。开展个性化培训,分政策、分行业、分类型组建纳税课堂,细化纳税人需求。针对六大行业及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开展2023年上半年房产土地减免主体培训活动。二是力求宣传细。针对企业不同特点,为前来办税服务厅的企业“精准画像”,定制“税惠政策大礼包”,将优惠政策清单式宣传至纳税人手中。
依托数据赋能优势,拓宽施策覆盖面。一是深度挖掘应用大数据。建立分税种、分行业的税收分析指标,着力提升数据赋能服务能力,进一步强化“以数管政策”“以数控风险”。二是加强税费信息共享整合。通过信息查询、直接数据交换等方式,加强与非税收入主管部门沟通联系,定期进行工作交流,分析解决非税收入征收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持续推动政策有效落实。
特色服务落实地,办税体验再升级
为及时响应纳税人诉求,提升信息化水平,2021年3月,泾县“纳税人之家”正式落地。两年来,“纳税人之家”平台秉持从纳税人需求出发的原则,帮助纳税人、缴费人解决“最怕、最烦、最盼、最痛”的问题,成为了“线上线下相融合、宣传辅导相结合”的高效服务平台。
远程问办做好“省心事”。运用“厅线联动”专线平台、税企征纳互动群等渠道,建立起“线上问询 后台处理 远程反馈”的远程问办闭环机制,逐步实现问办协同。一季度以来,泾县“纳税人之家”厅线联动坐席接通热线3276条,接通率、“好差评”非常满意比例保持100%,不断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获得感、满意度。
一站问诊做好“暖心事”。“税务局的同志太贴心了,办理业务全程陪着指导,很快就办完了,太感谢了!”家住云岭的曹大叔,为办理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来到了纳税人之家,因年纪较大,不会操作手机app,纳税人之家的税务干部全程陪同帮办,很快就帮助他完成了900元的退税申请。这是纳税人之家“陪伴式”辅导的缩影,干部们用心、用情、用力为纳税人带来更佳的办税体验。
春风携暖意,由绿泾县城。第十个“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之年,泾县税务局将继续立足精准、致力精细,打造更加便利、更加走心、更有温度的税收营商环境,为小城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税”动力。(左安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