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详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明确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为有效提升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宣传普及民法典知识,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2月21日下午,合肥市蜀山区司法局五里墩司法所同五里墩街道龙居社区邀请安徽时宪律师事务所开展一场民法典知识讲座。
时宪律所李律师以一个人的一生为主线,讲述了从胎儿到儿童、从青年到老年,不同年龄段经历的与民法典相关的事件及相关的法律知识。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引发居民思考,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让居民们进一步了解民法典知识,受益匪浅。
“小刘在小区中散步时,被从居民楼落下的一扇窗户砸伤,物业是否有责任?”随着律师发出提问,居民们积极作答要承担责任。他讲解了其中的法律依据: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责任......发生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的,有关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小明在小区遛狗时忘记拴狗绳,小狗咬伤了小区里的孩子小刚。监控显示调皮的小刚有故意激怒小狗的行为,小明能免除责任吗?”李律师抛出了问题,引发了居民的思考。他告诉大家,此种情况小明可以减轻责任,但不能免除责任。李律师将这个事件相关的法律依据娓娓道来。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
随着案例的故事展开,一条条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变得通俗易懂,居民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并向李律师送去热烈的掌声,感谢他精彩的讲解让自己学有所得。通过开展此次民法典知识讲座,加强了社区居民的法制意识,引导居民树立法治观念、法治思维,把民法典精神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进一步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帮助居民规范行为,“典”亮美好生活。(朱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