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在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汤沟镇疫情防控一线,自发集结了一支志愿者队伍。他们是各村居中的返乡大学生、外地流动党员,或是企业、水利站等驻镇单位的职工党员,他们自发志愿参与到战“疫”中来,或在卡点值班值守,或在村子里宣传引导,与村居党员干部并肩作战……他们,就是汤沟镇中江绿野志愿服务队。
“请大家报一下自己今天所在的村居,有情况马上反馈。”一大早,季曙春就在微信群里发送了通知,他是汤沟镇中江绿野志愿服务队的队长,临时党支部的书记,也是汤沟镇文明办主任。在临时党支部成立之前,他迅速摸排了辖区内所有党组织关系不在本镇的志愿者名单,并一一登记通知,志愿者们知道后都很高兴,一个支部的成立,代表着他们在防控一线也有了组织、有了队伍。支部成立之初,季曙春说:“我们在这样特殊的时期建立临时党支部,就是把党组织战斗堡垒筑在防控最前沿,大家都很年轻,在防疫中亮出身份,冲锋在前。”
芮文琦是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在招募志愿者时,他第一时间报了名。他住的地方离早映村产业园不远,那里也是汤沟镇每天车辆人员流动最多的地方之一,于是他主动请缨到那里做“哨兵”。每天,他早上八点不到就会到产业园的丁字卡口上岗,不断地为过往人员测量体温,登记身份信息,发放防疫宣传单,并耐心嘱咐每一位过往人员“没事儿不出门,出门戴口罩,回家勤洗手”。看到附近有出门溜达的中老年人,他也及时提醒对方要佩戴口罩,没事尽量在家中不要出门。如今,芮文琦也是中江绿野志愿服务队的一份子,同时凭借在校期间的志愿服务经验,担任了支部的组织委员,给新加入的党员和志愿者们传递防控经验与知识。
楼梯村的孙敏洁是武汉理工大学的研究生,他于1月16日从湖北武汉返回后,自觉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隔离期结束后,他通过家人和朋友联系村干部,主动请缨要参与防疫。孙敏洁连续的“请战书”打动了村干部,加上村卫生室医师也给他出具了解除隔离的证明,组织上最终同意他加入了“防疫队伍”。成为志愿者后,作为党员,孙敏洁又加入了中江绿野志愿服务队临时党支部,这个防控一线的临时支部不仅给了他归属感,还让他多了一份使命感。现在,孙敏洁每天都会在村口担任“守门员”和“宣传员”,登记来往车辆、分发防控知识传单,每天早上七点不到他就会守在关卡,一直到天黑了才回家。他说:“我有义务和责任为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出一份力,也告诉大家病毒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团结,就没有过不去的冬天!”
朱力是一名外地企业职工,去年刚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今年返乡后,一场疫情让她和父母足不出户地度过了特别的春节。复工通知延期后,朱力看着日益严峻的抗疫形势坐不住了,她主动联系了志愿服务队,希望能为家乡出一份力。经过组织考虑,支部将她安排到曙光村主干道防疫防控卡点,与两名老党员共同值守。朱力上岗后,严格遵循“严防死守、不漏一车、不漏一人”的准则,做好车辆出入登记、人员体温检测工作,对外来车辆和人员及时劝阻劝返,筑牢“防火墙”。朱力表示,她去年刚成为预备党员,今年在家乡就能加入这个特殊的党支部,不仅为能给家乡尽一点绵薄之力感到骄傲与自豪,也在防控工作中感受到了所有一线工作者的辛苦与团结,她相信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早日打赢这场战“疫”!
支部是临时的,党心是永恒的。在这支以年轻学生和职工为主力军的临时支部中,每个人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不退反进,践行党员的初心使命;每个人都在疫情防控中感受到了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尽己所能,聚沙成塔。支部书记季曙春说:“刚开始我以为这些年轻人会想法多,但我发现他们不仅行动力强,也非常服从组织安排,每天从早忙到晚没有一点怨言,晚上有时还主动去加班。”他感慨道:“中江绿野是流动的服务队,临时的支部,但是我们的党员志愿者们的党心是炽热的,也是永恒的,他们的付出和努力,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一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