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宿州供电公司:属地化运维后首次开展500千伏超高压线路带电作业 —— 安徽党媒云| 社区融-凯发k8官网首页登录

国网宿州供电公司:属地化运维后首次开展500千伏超高压线路带电作业
来源: 方圣 李荡 2022-04-28 10:19:49 责编: 何雪峰 陈亮

4月27日早晨,天刚蒙蒙亮,全国劳动模范、国网宿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超特高压运维班班长廖志斌早早来到办公室再一次检查起了作业工具。屏蔽服、安全帽、仪器仪表,廖志斌一件件检查,确保工器具合格齐备。

正在检查的时候,他的师傅,同样也是全国劳动模范的许启金出现在了身后。“志斌,今天的任务可不轻松,得做好准备。”许启金说。“虽然是第一次开展,但我有信心能干好。”廖志斌向师父表达着决心。

今天,他和同事们一起开展500千伏濉桥 5740线37号塔 b 相大号侧 1号子导线引流板热缺陷消除带电作业,能让工作20年的他感到压力,今天作业内容的复杂程度可见一斑。

“这是我们公司首次开展500千伏超高压线路等电位带电作业。虽然之前经过省公司设备部的指导,但毕竟还是没有实战的经验,我们也是第一次吃螃蟹。”国网宿州供电公司运检部主任严波说道。

就在一周前,廖志斌和师父许启金在巡视时发现500千伏濉桥 5740 线37号杆塔导线引流板测得温度为 59.8 度, 属异常发热,需尽快消缺。国网宿州供电公司立即向省公司设备部申请,利用这次机会自主开展带电消缺,保障线路零缺陷运行。

7时30分,作业人员准时到位,黄色工程车一路向北驶去。时针指向9点,转过两道弯后,500千伏濉桥 5740线37号塔从层层叠叠的丘陵中冒出了头,本次作业现场到了。

微风吹拂着麦浪,山巅的白色风机不停转动,黝黑的铁塔和银色的导线不停地向远方延伸着,一派美好春景。许启金、廖志斌和同事们却没有心情欣赏这美好的景色,一下车,他们就投入到作业前的紧张准备工作中。

整理成箱的带电作业工具被作业人员从工程车上抬了下来,整齐地排列在绝缘垫上。廖志斌、赵志才和王彦刚换上了等电位作业屏蔽服。在测量完屏蔽服电阻合格后,准备工作一切就绪。 

“最大风速7.4米每秒,风力四级,温度19.8度,湿度34%,符合带电作业要求。”在塔基旁边的田埂上,许启金的徒弟邱首东右手迎着风高高举起,眼睛盯着手里的仪器报告着参数。

“我们今天的任务是带电紧固导线引流板螺栓,消除发热缺陷。作业人员要严格执行安全措施,特别是塔上人员要注意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确保人身安全。”得到现场条件满足要求的回答后,工作负责人李强一声令下,带电作业拉开了序幕。与此同时,面向全省输电专业人员的远程视频观摩也正式开始了。

 到达塔基后,王彦刚首先绕塔一周,检查确认杆塔基础无异常。测试完安全带后,廖志斌3人依次开始登塔。地面辅助人员注视着塔上人员的进度配合向上传送保护绳。“500千伏杆塔虽然高,但对小廖来说轻车熟路。真正的考验是待会进出电场的时候。”许启金站在高坡上时刻关注着塔上廖志斌的一举一动。虽然因为年龄原因不能够登塔,但许启金依然全程参与了前期的准备工作,作业的关键工序他比谁都清楚。

40多米的铁塔,不到10分钟,廖志斌三人就攀登至指定位置。赵志才在中相横担挂好吊点,将保护绳安装到位。廖志斌和王彦刚在下相绝缘子串横担连接处,准备进入电场开展作业。三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绝缘子串连接可靠、检查无异常。”做完绝缘子串冲击试验,廖志斌向工作负责人李强申请进入电场。经许可后,廖志斌采用“跨二短三法”手脚并用横向沿绝缘子串向导线移动,专责监护人王彦刚在旁边全程监护安全。

距离屏蔽环0.4米时,廖志斌申请进入等电位。经批准后,廖志斌迅速抓住屏蔽环进入等电位电场。进入的瞬间,电弧发出滋滋的响声,廖志斌的耳中充斥着嗡嗡的电场声。坐在绝缘子串与导线连接板处,廖志斌仔细检查了引流板螺栓状况,发现螺丝存在松动迹象。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技术措施,他拿出工具对螺栓进行紧固。

确定紧固到位后,廖志斌向工作负责人李强汇报工作情况并申请退出等电位。按照要求,他再次采用“跨二短三法”原路返回到绝缘子串横担连接处,等待地面人员复测。

地面辅助人员邱首东对检修后的导流板线夹进行了复测,测得温度为23度,线路已恢复正常。得到地面传来的确认信号后,廖志斌3人依次下塔,圆满完成了任务。

“万无一失,不辱使命。”回到地面后,廖志斌长舒了一口气。许启金来到他身边对竖起了大拇指,默默地表示鼓励。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里程碑的作业。国网宿州供电公司输电人员具备了500千伏超高压线路运维检修的技术能力。”国网宿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主任李毛根说道。( 通讯员 方圣 李荡(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