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玄庙镇坚持精准扶贫原则,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弘扬孝道文化,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探索“孝道扶贫”工作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据悉,2016年初,玄庙镇建档立卡贫困户9532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占70%,贫困人口的老龄化比较严重。帮助这庞大的老年群体脱贫成为该镇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
该镇成立六个调查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查看、问卷调查等形式发现,身体状况、劳动能力、子女赡养等是制约老年人脱贫的主要因素,而且“易返贫”也是这个群体的特点。从目前农村发展的现状看,依靠子女赡养还是养老的主要渠道,也是老年贫困户脱贫的重要举措。为了开对“药方子”、拔掉“穷根子”,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该镇作出了“孝道扶贫”决定,并采取多项措施。
多措并举营造“孝道”氛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做好“孝道扶贫”工作,该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广播、拉条幅、开家庭会、印发宣传单、自编现代戏《梨乡盛开扶贫花》巡回演出等方式,积极营造孝道文化氛围,努力做到家喻户晓,老幼皆知,让群众耳濡目染,提高觉悟,让子女关爱老人的外在督促转变为孝敬老人的内在自觉,为孝道扶贫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多处发力选树“孝道”榜样
“儿子孝不如媳妇孝。”该镇党委、政府在全镇17个村广泛开展“好儿媳”评选表彰活动。通过群众推荐、评议、审核、公示等程序推选出具有代表性、群众公认的“好儿媳”并进行表彰。这些“好儿媳”都有各自不同于她人的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有的身为家庭主妇,十年如一日,上照顾年迈的老人,下照顾年幼孩子,用柔韧双肩撑起家庭;有的身为农村女干部,工作中巾帼不让须眉,生活中视公婆如父母,示范带动全村形成融洽的婆媳关系;有的是久病公婆床前的孝媳妇,勤劳致富和照顾老人一肩挑,在四邻八乡传为佳话……这些事迹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其发挥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良好社会风尚,并起到影响一方、带动一片的作用。该镇把这些事迹编成《玄庙镇好儿媳事迹汇编》一书,向贫困户家庭发放,以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效应。
多方齐挂“孝道模范家庭”牌匾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为更好的推进“孝道扶贫”方式,使之深植于广大群众心中,构建“孝道扶贫”常态机制,该镇镇、村干部深入贫困户家庭中召开其家庭成员会议,主持签订赡养协议,为主动赡养老人的子女颁发孝道扶贫光荣证,并由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共同为之悬挂“孝道模范家庭”牌匾,鼓励广大的村民群众主动赡养老人,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行玄庙,德被后世。”玄庙镇推行“孝道扶贫”,弘扬“孝道”传统美德,改变了对贫困老人“治标不治本”的救济式扶贫处境,极大地提升了广大老年群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让一大批老人从根本上脱离贫困、安享晚年;同时,建立“孝道扶贫”的长效机制,传承了尊老爱幼的良好村风、民风。(通讯员 李艳龙 仲华)(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