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是来安县汊河镇相官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我们这所小学学生主要是学校附近几个村庄家庭条件不算富裕的孩子,且留守儿童居多。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民生也不忘“拍了拍”,彰显出一件件教育民生“突出”成绩来。
民生“拍了拍”校园一:“生均公用经费”保障学校运转
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为:普通小学每生每年675元,普通初中每生每年875元,对薄弱学校、规模较小学校、边远山区学校倾斜经费每年50000元标准补助学校公用经费,并适当提高寄宿制学校、规模较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学生的公用经费补助水平。这些经费主要用于学校的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取暖、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日常安排。
民生“拍了拍”校园二:“四免一补政策”惠顾学生
“报名费不要啦!”“我有一本新的字典啦,不认识的字,我可以自己查找学习啦”“暑假作业也不要向妈妈要钱来买啦”…… 孩子们所说的这些,就是国家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含民办学校学生)实行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免费提供印制作业寒暑假作业和作业本、免除初三毕业生中考中招费用,对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生活费补助,简称义务教育“四免一补”政策具体体现,这一政策在义务教育阶段落叶生根为农村孩子免费上学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
民生“拍了拍”校园三:“校舍维修机制”美化校园
每当新学期到校后,校园变化总会让我眼前一亮,惊讶之余,我总是默默地在校园走一圈:要么学校建新运动场啦,要么学校脏乱差的厕所改善啦,要么校园教学楼靓丽啦,要么学校有整齐的停产场啦……校园这一系列的变化无不是“校舍维修机制”的功劳。后来我从魏校长校长处普及到有关这方面民生政策: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是支持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校舍维修改造、抗震加固、以及改扩建及其附属设施建设项目。常态化地保障校园美化亮化,为打造农村美丽校园、特色校园而保驾护航。(王老师口述 潘璐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