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是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当日,省委社会工作部会同省委宣传部、省民政厅、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和合肥市委,在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兴民社区,联合举办安徽省暨合肥市2024年国际志愿者日志愿服务交流展示活动,弘扬志愿精神、传播志愿文化,交流展示志愿服务成效。
专业志愿服务 精准对接需求
此次活动以“贡献志愿力量 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对安徽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了视频展示,公布了安徽省2024年度60个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并为合肥市蜀山区春语志愿服务队等22个典型代表颁奖。
合肥市“平安小蜜蜂”群防群治志愿服务队等来自省直单位和合肥市的30支队伍现场开展义诊、急救宣传、非遗展示、便民服务等志愿服务,文艺志愿者们为群众献上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
获得2024年度“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的合肥市蜀山区春语志愿服务队执行负责人黄萍萍告诉记者,作为兴民社区的骨干志愿团队,他们从2020年10月成立至今,182名注册志愿者累计开展的志愿服务时数已达到14600小时。
“我们经常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包括特殊儿童服务、残障人士出行、特需群体帮扶、爱心送考、社区便民服务、家长课堂等。”黄萍萍介绍说,春语志愿服务队依托专业的服务资源和力量,精准对接特需群体的实际需求,在社区支持下,整合多方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综合性志愿活动。
志愿服务不能只有热情,还需要专业精神。春语志愿服务队创新实施“社工 志愿者”互助工作模式,充分发挥社工的专业优势和志愿者的执行效能,通过系统化、专业化服务,实现志愿服务“闭环体系”,形成了“科学分组、精细分工、团队协作”的高效运作机制。
1316万志愿者活跃江淮大地
据统计,全省实名注册志愿者达到1316万人,志愿服务队伍多达6万个。今年以来,我省不断完善制度机制、畅通参与渠道、壮大队伍力量、丰富活动场景、增加优质供给,推动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全省千万志愿者和6万多志愿服务队伍,活跃在改革开放主战场、经济建设第一线、社会服务最前沿,一抹抹志愿服务红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志愿服务在江淮大地蔚然成风。
作为全省志愿服务工作牵头负责部门,省委社会工作部在全国创新开展“12+n”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以“春送新风、夏送清凉、秋送关爱、冬送温暖”为主线,分时分众分类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唱响志愿服务“四季歌”。
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推手,省委社会工作部今年部署推进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指导各地各部门把社区作为志愿服务主阵地、主场景,促进志愿服务与百姓生活深度融合。另据悉,省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印发了《安徽省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行为规范》,从遵规守法、保护服务对象和志愿者合法权益、规范出具和使用记录证明、提供服务保障、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防止商业化炒作等方面提出20条具体要求。通过实化细化正面清单和禁止性条款,明确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的行为准则。(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