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保定街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阵地,以活动载体为抓手,坚持把群众所需、所求、所想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整合各类资源,通过阵地建设、实践活动、品牌培育等多项举措,倾力书写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答卷。
图为沿湖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整合资源、提升效能,实践阵地“串珠成链”。坚持从居民需求出发,建强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统筹整合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口袋公园、渡江第一船纪念馆等阵地资源,持续夯实文明实践主阵地。各村(社区)整合“双报道”单位、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常态化开展义剪、义诊、政策宣传、文明集市等便民服务;形成点多面广的“15分钟文明实践圈”,构建文明实践“大枢纽”。此外,各村(社区)探索推行“积分制”,通过建立积分管理台账,将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居民记录在册,将无形的志愿服务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物资资源”,引导辖区内更多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推动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和长效化。
图为文明集市活动
聚焦需求、精准服务,实践活动“面面俱到”。以“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为原则。近年来,保定街道始终坚持把群众的所需所求所盼作为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凝聚共建单位、身边好人、社会组织、党员、热心居民等各方力量,建设“1 8 8 n”志愿服务队伍,完善群众“点单”、所站联动“派单”、志愿队伍“接单”、志愿者上门“送单”、群众“评单”的闭环服务模式,精准对接服务需求,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用“微力量”汇聚成文明实践“大能量”。为让文明实践活动深入民心,各村(社区)搭建“三方议事会”“业主请上座”“书记接待日”“板凳会”等议事协商平台,主动问需于民,倾听民声民意,以“链式”组织活动为牵引,切实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米”。
图为活动合影
丰富形式、汇聚合力,实践品牌“有声有色”。以群众需求为服务导向,聚焦群众需求细微处,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深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建设。培育打造“同心家园”“红帆船”“红乡亲邻”“绿色风帆”“四叶草”等特色鲜明、服务优良的服务品牌,推动文明实践活动特色化、多元化、品牌化。围绕“我们的节日”、文明实践日等,广泛开展冬至包饺子、移风易俗文艺展演、元宵节读书会、红色研学教育等聚人气、接地气、暖民心的文明实践活动。此外,各村(社区)注重先进典型培树,定期开展“身边好人”“文明家庭”“最美志愿者”等评选,利用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
下一步,保定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坚持把群众的所需、所求、所盼作为文明实践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群众需求,盘活各类资源,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文明实践发展路径,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遍地开花。(王文玉 巫翠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