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组合拳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安徽党媒云| 社区融-凯发k8官网首页登录

桐城市:组合拳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 关乐乐 2024-10-10 12:35:24 责编: 余红霞

近年来,桐城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施策,打出了一系列“万企兴万村”的组合拳,有效推动了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通过推进村企合作、扶持电商进村、发展乡村旅游等多元化举措,桐城市不仅激活了农村经济的活力,还实现了村企共赢、产兴民富的良好局面。

作为农业大县,桐城市充分发挥自身基础优势,积极引导广大企业深度参与“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一批批水稻专业村、茶叶专业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盘活了闲置耕地,还显著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产生了一大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全市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9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20家、安庆市级79家,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20家,其中省级联合体14家。

在“万企兴万村”的实践中,桐城市三想家庭农场有限公司作为深度参与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整村流转吕亭镇双联村耕地4169.24亩,占该村耕地面积的97%,产值达693万元,年向当地群众支付报酬73.8万元,年向双联村集体分红30.8万元。

三想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德宁表示,通过整村流转模式,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整村流转模式下,通过小田改大田新增耕种面积200余亩,增加了种植收益;实现水资源整村调配,提高了抗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统一规划小片荒、小菜园、小规模养殖用地,实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与此同时,各类农业企业也大力推进品牌化运营和管理,全力打造特色农产品示范供应基地。草青山黑猪肉、诚友蛋品、谷益农菌菇等一批名优产品的涌现,不仅提升了桐城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增收致富。

45岁的大关镇台庄村村民王琴在诚信蛋品合作社的引导下,养殖了2400多只蛋鸭。“合作社常年开展技术指导,也帮我解决了销售问题,如今在家里养鸭子,收入比打工强多了。”

通过“诚友公司 诚信蛋品合作社 养殖农户”的合作模式,做到了蛋鸭有人养、技术有人帮、蛋鸭有人收,大关镇诚友蛋品有限公司凭此建成融养殖、加工、销售等关键环节于一体的蛋鸭产业链,2023年销售鸭蛋8800万枚,产值达1.3亿元。大关镇台庄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禽类养殖专业村,100多户群众通过养殖蛋鸭增收致富。

在推进“万企兴万村”的过程中,桐城市充分尊重市场原则,因地因村引导企业发展适宜产业。文昌街道汪洋村四面环山,山峰耸峙,地貌奇特,适宜发展旅游业。2024年,该村招商引进湖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实现抱团发展,投资1.1亿打造“汪洋小镇”旅游项目,布局民宿、民宅借宿、共享小院、山顶咖啡、美食餐厅、房车基地、共享直播间、农产品展销中心等多种业态,成为休闲度假好去处。国庆期间,汪洋小镇游人如织,一派生意兴隆的景象。

除了村企一对一帮扶,桐城还着眼于全市一盘棋,推动促进农业与电商物流、新媒体带货等新型业态紧密结合。9家快递公司的全面支持和参与,使得全市198个行政村均能实现物流到达,农产品上行和下行的物流基础全面打通。农夫商城电商公司更是自主开发网购平台、自建乡村物流,形成“龙头企业 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 农场) 网络平台 配送中心 电商服务站”完整电商产业链,2023年实现网上销售额2007.8万元,农产品上行587余万元。

在强化科技兴村方面,桐城注重招大招强农业科技型企业,激发“鲶鱼”效应。锐旭智慧农业坚持科技种田,在文昌街道石河村流转土地128亩建设智能温室大棚,温光水肥气全由智慧电脑控制,种植西红柿、辣椒、黄瓜等果蔬,产值是传统种植大棚的6-8倍。截至目前,桐城市已建成设施农业示范园区5个,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其中范岗镇杨安村先后荣获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等称号。

据统计,全市共有171家民营企业(商协会)参与行动,实施“兴村”项目253个,涉及全市111个行政村(26个出列村全覆盖)。确定安庆市示范项目2个、桐城市示范项目8个,为桐城市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关乐乐)

    相关新闻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