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瑶海区嘉山路街道:探索“五式”工作法 共解基层治理“方程式” —— 安徽党媒云| 社区融-凯发k8官网首页登录

合肥市瑶海区嘉山路街道:探索“五式”工作法 共解基层治理“方程式”
来源: 安徽日报党媒云 2024-12-10 13:52:27 责编: 武鹏

今年以来,合肥市瑶海区嘉山路街道紧紧围绕“党建层层有引领、自治人人有参与、需求件件有落实、服务事事有指引”的工作目标,运用社区治理“五式”工作法,推动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资源集成、服务下沉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聚焦式”工作法,筑牢治理“红色堡垒”。立足各社区特色和优势资源,找准切入点,围绕“一居一品”建设,创新打造“两室一亭”“七心塘”“五彩板桥”“凤台里·f4”党建品牌,不断深化内涵,总结亮点工作、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赋能助力,形成“示范带动、百花齐放”的党建工作新局面;在完善“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小区党员”五级组织架构基础上,探索“1 1 1 n”配备模式(即1名社区“两委”成员 1名红色小管家 1名社区民警 n名小区内的党员、居民代表、物管委成员、志愿者等),织密建强小区组织体系,激发小区治理合力。

img_0742

“带动式”工作法,激发治理“内生动力”。积极推进党组织引导下的群众自治机制,结合“六情大走访”“敲门行动”等,充分挖掘辖区党员、“两代表一委员”、律师、教师等有特殊技能或专业知识且有志为辖区建设贡献力量的“小区达人”,发布社区“合伙人”招募令,通过邀请“小区达人”担任红色小管家和协商议事会成员、认领党员先锋岗等方式,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理论宣讲、矛盾调解、防汛值守等社区治理的各个环节,示范和带动更多居民群众走出家门、共同参与身边的大小事,让“旁观者”变成“合伙人”,鼓励“合伙人”变成“当家人”,真正把“你的事、我的事”,变为“我们的事”,激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热情。今年以来,共通过走访摸排出社区能人198名,发动156名党员和群众志愿者参与小区治理。

“协同式”工作法,凝聚治理“红色力量”。坚持以党建为纽带,整合辖区周边资源,有效链接“好帮手”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辖区派出所、交警中队、学校、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签订共建协议,通过“五联法”,即组织联建、党员联动、活动联抓、实事联办、发展联促,推动社区治理从“内循环”向“联动化”转变。通过阵地联用、资源联享,推动政策、资金、人员、活动等资源融合,形成资源清单,聚焦群众关切问题,形成服务清单,通过“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合伙人’接单”,打通信息融通和资源利用的渠道。今年以来,共开展联建共建活动28场,推动解决民生“微实事”21件、实现群众“微心愿”14个,真正实现社区资源力量从“散”到“聚”的高度整合。

“环绕式”工作法,破解治理“疑难杂症”。坚持将办好民生实事、解决民生难题作为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多元化需求为导向,将资源和力量嵌入“关键小事”,办亮“民生实事”。今年以来,通过“周四来说事”“警民恳谈会”“‘和为贵’调解室”等载体,共计开展协商议事活动116场,围绕居民关心的小区环境整治、围墙修复、停车位规划、消防安全隐患整治等问题开展交流讨论,有效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35件;组织社区党员、志愿者、红色小管家等深入小区、商铺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反电诈宣传活动100余次,切实保障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安全防线;通过微信群、电话热线、红色小管家巡查等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与建议,精准对接服务需求,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垃圾分类宣传、普法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80场,不断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贴心式”工作法,推动治理“着色升温”。积极构建“1 4 n”志愿服务矩阵,以街道党工委为中心,按“有能力、有威望、有公心、有热情”四有标准推选志愿先锋,建立芳华、红“骑”、银发、嘉行等16支“先锋服务队”,将辖区青年、“三新”群体、退休党员、爱心人士四股力量集聚,立足居民需求和各小区特点,提供文体惠民、妇幼关爱、困难帮扶等n种特色服务,形成组织叠加效应和整体合力。截至目前,共招募270余人兼职社区政策法规宣讲员、医疗保健员、环境卫生监督员等服务岗位,先后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进小区、交通安全进校园、五彩假日暑托班、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覆盖群众万余人,让“小社区”汇聚“大公益”,让服务群众生动可感、有实有效。(康妤 合肥市瑶海区嘉山路街道党工委书记)

    相关新闻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