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大观区:创业带动就业让民生实事落到实处 —— 安徽党媒云| 社区融-凯发k8官网首页登录

安庆大观区:创业带动就业让民生实事落到实处
来源: 方莹 2023-11-14 09:23:52 责编: 何兰

近年来,安庆市大观区人社局积极发挥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的引导效应,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促进返乡农民工、自由职业者、高校毕业生、退捕渔民等各类群体创业,积极释放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推动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发展园区经济,搭建创业平台。大观区共创建了3家省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和1家市级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园区),其中:九华返乡农民工创业园被认定为省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五里和茅岭被认定为市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近年来,3个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利用政策奖补资金,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配套、提高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园区的“筑巢”质量,吸引八方“凤凰”栖息而生。五里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于2020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安徽圣菲达服饰有限公司,该公司属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生产加工外贸服装,去年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并成功申报为规上企业。企业现有员工150多人,其中解决十里铺乡五里村及周边村民就业36人,人均月收入5500元(含社保)。截至目前,4家园区共入驻企业64户,提供就业岗位3100个,带动周边居民就地就业1783人,共获得省、市两级奖补资金450万元。

创业担保贷款,提供资金保障。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匮乏问题往往成为许多创业者前进的绊脚石。对此,大观区积极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对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从事个体经营的,给予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支持,助力解决创业资金难题。林彬彬,是一位来自该区农村自主创业的年轻人,2022年5月在大观区玉虹街经营一家电脑公司,主要经营电脑配件,办公耗材零售,安防监控安装,电子显示屏制作等业务。由于缺乏资金,经营面临困难,玉琳路街道太平寺社区和大观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得知这一情况后,实地走访宣传大观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经沟通后,社区就业专员手把手地教他通过皖事通app上传个人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材料:营业执照、户口簿、结婚证等,成功在20天内获批了24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及时解决了资金困难的问题,实现了创业梦想,同时又带动了3人就业。今年,经区就业中心回访,公司经济状况良好。截至目前大观区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5笔6060.8万元,实现支持自主创业175人,创业带动就业616人。

开展创业培训,打通就业堵点。为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创业,大观区人社局扎实推进创业培训工作,为有创业意愿的居民开班授课,进一步提升创业者创业能力。为确保培训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果,大观区聘用经验丰富的专业指导老师进行授课,设立内容丰富、简练实用的创业课程,根据学员自身情况,指导学员通过自身特长和掌握的技能衡量自我的创业构思、选定创业项目,同时详细分析了当前就业创业环境和政府鼓励创业的扶持政策,帮助创业者认清当前市场环境,增强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规避创业风险,并以更积极的态度选择就业创业。培训结束后,大观区人社局为考核合格的学员发放创业培训证书,并持续跟进提供创业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学员,各街道社保所会根据创业者的需求,鼓励引导创业者通过返乡农民工创业园、青年创业园等创业载体进行创业,提供小额创业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支持,及时帮助创业者解决在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创业成功率。今年来,大观区人社局共组织了120名有创业意愿的失业人员、在校学生参加创业培训。

精准对点施策,引导渔民致富。大观区大部分退捕渔民年龄偏大,并且文化水平不高、生活技能单一,转产再就业困难。要想真正让退捕渔民退得出、稳得住、奔小康,必须另辟蹊径。大观区通过引导扶持退捕渔民从事“捕转养”的政策措施,鼓励渔民充分利用现有水面、滩涂、池塘等资源,通过政府引导、政策奖补等措施积极组织有能力、有意愿的退捕渔民从事养殖业。在退捕转产的浪潮中,该区海口镇退捕渔民金明告别了曾经赖以为生的渔船和渔具,个人注册成立了安庆市大观区丹林家庭农场,承包了200多亩鱼塘水面从事水产养殖及销售,每年收入均在20万元-30万元左右,2022年享受退捕渔民创业基地补贴5000元,每年的第四季度区人社局都会来到他开办的水产养殖场内,核查当前养殖场的经营和养殖状况,及时兑现退捕渔民创业基地补贴。

大观区充分关注民生就业创业领域,多措并举优化创业环境,实施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程,为城市发展注入不竭活力。下一步,大观区将持续加大创业服务力度,积极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助力就业创业提质增效。(方莹)

    相关新闻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