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贵池区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纪实 —— 安徽党媒云| 社区融-凯发k8官网首页登录

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贵池区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纪实
来源: 2021-12-24 16:13:32 责编: 罗晓薇


最新统计显示:2021年,贵池区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增长了51%、63%,是“十二五”以来增长最快的历史时期之一。

一直以来,贵池区工业发展主要以矿产开采加工和传统制造业为主,产业整体层次偏低,制约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年,该区从顶层设计入手,深入实施产业强区战略,紧扣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知名旅游康养目的地、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出台《关于大力发展“4 3”新兴产业加快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的实施意见》,制定“1 7 1”产业集群建设一揽子政策措施,建立“4 3”新兴产业“十个一”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双招双引”,推进资源要素向“两装两新”(装备制造产业、装配式建筑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及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现代康养文旅、数字经济“4 3”新兴产业集聚,加快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

为推进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区不断建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平台。池州高新区对标“千亿园区”建设目标,落地落实高质量发展“九件事”和提档升级28项任务,“联姻”嘉兴综合保税区、上海虹桥临空园区,首次跻身全省开发区30强,获评省级绿色示范园区,产值突破400亿元;平天湖风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科创、康养等新兴业态加速集聚;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品牌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成功举办第六届杏花村文化旅游节。

该区还强化项目牵引,建立“专班制”推进、“清单化”管理、“闭环式”落实工作机制,组建10个单体超10亿元重大项目工作专班,芯元基、西恩锂电池综合利用、洲际高星级酒店等47个大、新、高项目开工建设;长九二期、金池新材料、明坤电子一期等26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海螺四期、蓝城康旅小镇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百亿级中建材新材料项目基本具备开工条件;棠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成功列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矿产品运输铁路专用线纳入国家重点项目清单。今年,全区122个省级重点项目、139个市级重点项目、96个区本级政府性投资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00亿元、107亿元、21.7亿元。

日益完善的创新体系,也为新动能持续壮大提供支撑。今年,贵池区实质性推进国家级孵化器建设,新增入孵科技企业12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4户,再添国家“小巨人”1户、省级“单打冠军”1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户,省“首批次”新材料实现“零突破”,发布市级地方标准3项,新增注册商标1301件、专利授权472件。

“双招双引”打出攻势。今年,该区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900余次,举办项目推介、集中签约等系列活动30余场;引进省外亿元项目77个,其中15亿元以上项目5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高性能碳纤维等一批重大项目加速落地;推进与中电建、中建材、中能建等央企务实合作,签订总投资400亿元合作协议;引进郝茂盛、张权庚等高层次人才团队8个。

拉高标杆,追赶先进。今年,贵池区共靶向招引新兴产业关联亿元以上项目53个,“4 3”新兴产业实现总产值510亿元、增长42%,占全区工业比重超九成。其中,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引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项目9个,培育新材料领域亿元以上企业2家,省首批次新材料实现“零”突破;霄坑绿茶、西山焦枣、秋浦花鳜入选全省首批绿色食品区域公用品牌;获批全省首批森林康养基地2个,上榜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同时,加快传统产业数字赋能,池州市首个数字经济产业园在池州高新区揭牌运营,共实施制造业“两化”融合工程项目35个,建成省级数字化车间1个。此外,进一步推进了产业链建设,建立链主企业培育库,新兴产业体量逐步壮大,梯次培育年产值亿元企业15户、10亿元4户、50亿元2户,新增规上企业18户,产值亿元以上企业6家,2家企业晋级全省百强,贵池也再获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县区荣誉。(赵冬至、罗晓薇)


    相关新闻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