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祁门县祁红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立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阵地作用,以接地气、聚人气、冒热气的文明实践活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成为激活服务基层群众的“幸福引擎”。
创新理论宣讲形式,宣传效果走“新”更走“心”。把理论宣讲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有机结合,利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板凳会”等,精心组建“百姓宣讲团”,向党员干部群众普及党的创新理论知识,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书面语变成家常话,声情并茂地进行系统宣讲和深入阐释,让党的“好声音”入耳、入脑、入心。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和群众用聊天、唠嗑的方式进行互动,通过“乡土话”讲好小故事、折射“大道理”,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让党的“好声音”在群众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开展多彩实践活动,服务效果向“好”更向“优”。祁红乡以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为核心,在活动多样性和吸引力上做文章,推动活动常态活跃、群众参与积极。整合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不断拓宽实践阵地,扩大“幸福半径”,实现阵地全覆盖、资源多渠道,使学习有场所、活动有阵地、作用发挥有舞台,把活动办进群众“心坎里”。
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带动效果走“深”更走“实”。为引导群众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祁红乡多措并举推动乡风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落地。把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评比与移风易俗工作相结合;在七一、八一、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先进典型宣讲宣传活动,感染更多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引导群众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深耕志愿服务领域,温暖传递见“行”更见“情”。祁红乡深挖群众生活细微需求,精心组建多支志愿服务队,精准“对焦”乡村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障群体等特殊人群,量身定制“关怀套餐”,让祁红乡文明实践“不打烊”的热度持续升温,服务触角无限延伸,真正成为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与生活“补给站”。(陈海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