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祁门县祁红乡牢固树立“大抓基层治理”导向,坚持发挥党建引领政治优势、社会动员组织优势和为民服务专业优势,以“强组织、优服务、办活动”三个有力抓手,谱写“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篇章。
孵化“微组织”,激活社会共治“新动能”。在“党委领导、乡域统筹、多方共建”原则指导下,祁红乡积极培育有意愿、有特长的群众成立社会“微组织”,给予志愿能力支持。组建村民自治组织,三个村实现群众组织“破冰”。发挥各村党建品牌作用,以党建促攻坚,设立党员先锋岗,发挥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乡贤等作用,投入志愿服务、经济发展等工作中,助推中心工作快速高效推进,激发先锋模范作用,培育基层治理“领头雁”。
搭建“微平台”,打好基层治理“组合拳”。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构建乡村两级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共商共治的原则,建立“说事+乡贤队伍”平台,吸纳在当地群众中有威信、有影响的老党员、老干部等“五老”人员担任调解员、人民群众“勤务员”、普法教育“宣传员”,利用自身与群众接触广泛的优势,发挥“熟人”作用,引导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百余件,画好矛盾纠纷调解“同心圆”,推动村民自治和乡村治理互融共进。今年以来共收到并落实整改意见建议4条,有效促进工作效率,减少矛盾纠纷。
打造“微活动”,凝聚党群关系“向心力”。乡党委紧盯重要节点、重点人群、重大需求,从“小切口、微活动”入手,创新打造“党群服务焕新出发”系列活动,为群众奉献一场场家门口的文化盛宴。今年以来,共开展送教上门、文化进基层、“浓情端午”主题活动、“九九重阳·关爱高龄老人”主题活动、“书香一家人”世界读书日阅读交流分享会等“微活动”20余场次,1000余人次参加。积极开展送戏下乡、公益电影进基层等文化惠民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乡村点亮了“夜生活”。(汪苏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