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休宁县五城镇红坑源移民村,村庄干净整洁,口袋公园精致漂亮,墙上乡土彩绘栩栩如生,庭院凉亭风韵古朴,满眼都是风景、满眼都是乡愁。
红坑源村原本坐落在五龙山山脉上的高山,2008年因地质灾害原因迁移到现在的新村。搬迁下来的村民们保留着原有的生活习惯,在家前屋后以及广场空地堆放了柴火砖头及年久不用也不扔等杂物,严重影响了新村的美观和村民出行。
为改变凌乱的居住环境,红坑源村党总支因地制宜做好村庄规划,坚持“建前共议、建中共管、建后共治”的党员群众全程参与模式,让党员和群众自觉融入“千村引领、万村共建”工程中来。
今年3月以来,红坑源中心村开始实施省级和美乡村建设,村党总支积极发动党员和村民全程参与,以微改造、精提升理念,下足“绣花”功夫,全方位无死角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和乡村建设,努力提升广大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截至目前,建起“五小园”68个、美化庭院103个、标准柴火堆放处103个,绘制乡愁墙画3处,增加路灯15盏、停车位55个,建设红网议事厅1个。在发动村民开展“一献四捐”中,由村中能工巧匠献艺,在村口处建起了一座长20m、宽4.4m的仿古廊亭,不仅给村民候车、休闲唠家常提供了方便,还成为村庄标志性建筑,提升了整个村庄颜值。
“目前,红坑源村和美乡村建设已处于最后冲刺阶段,每天有不少村民主动参与清扫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本村的农文旅项目开发,努力把美丽景观转化为美丽经济,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红坑源村挂职书记充满自信地说。(汪士奇 汪雪健)

